10月8日,我国首个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400亿立方米,创造中国页岩气田累产新纪录。目前,气田日产气量近2000万立方米,可满足4000万户家庭日常用气需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涪陵页岩气田鸟瞰图
国际能源网记者获悉,涪陵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自2012年12月开发建设到2017年涪陵如期建成百亿方年产能生产基地,现为我国第六大天然气田,是我国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之一,也是中国石化“气化长江经济带”行动的重要资源基础。该气田累计供气达150亿方,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四川、湖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等省(直辖市)共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送去清洁能源。
涪陵页岩气的成功开发树立了我国能源开发史上新的里程碑,开启了我国能源革命的新征程。气田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气田一期工程荣获“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被授予“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打造页岩气开发的“中国样本”
中国石化立足自主研发,瞄准国内首创,打造页岩气开发“中国样本”。面对页岩气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中国石化从零起步,创新集成五大具有涪陵页岩气开发特色的技术体系,实现3500米以浅超压页岩气藏高效开发、3500至4000米气藏有效开发。首创中国页岩气立体开发调整技术体系,立体开发调整区采收率最高达39.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网电钻机、全电压裂机组、连续油管作业车、可溶式桥塞等所有关键页岩气开发技术均100%实现国产化,仅国产桥塞与多级射孔、油基钻井液、牵引器测井、地质导向等4项国产化技术的应用,降低施工成本70%,按100口井测算,与国外油服公司相比,降低工程造价6.09亿元,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目前中国石化已建成国内领先的页岩气生产基地、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为国内页岩气产业发展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为全球页岩气开发提供了中国样本。“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涪陵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国家能源局验收。
焦页10井试气现场
创造页岩气开发的“中国速度”
中国石化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对标一流,创造页岩气开发“中国速度”。建立以“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为核心的油公司模式,“小甲方”撬动大市场;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企地合作模式,整合中石化、重庆市以及国外公司的人才、技术、装备力量,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最优化,200多支来自国内外的顶尖队伍在气田群雄逐鹿;
公司还成立了全国首个页岩气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高德利、罗平亚、郝芳、葛洪魁、闻雪友等7位院士入站,开展了地质类、钻井类、压裂类等7个科研合作项目,为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中国石化对标世界一流,优化生产组织运行和实施标准化施工,实行地质工程、方案设计、生产运行、现场决策、信息共享“五个一体化”,气田产能建设提速提效明显,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中国速度”。
目前,钻井、压裂施工周期较初期减少50%左右,单井投资较初期降低40%以上,焦页1HF井连续生产3000多天、焦页6-2HF井累产超过3.3亿方,继续保持国内页岩气井开发时间最长、单井累产最高两项纪录。
形成页岩气开发的“中国示范”
中国石化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展示国企形象,形成页岩气开发“中国示范”。国际能源网记者获悉,中国石化秉承“开发一方气田,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视涪陵为“桑梓”,视群众为“亲人”,坚持资源就地转化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连续5年成为涪陵区纳税第一大户,带动就业近5000人。
中国石化投入2亿多资金,帮助当地乡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面貌;开展助老帮困、爱心助学、农忙助农、义务维修、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上万人次。坚持开放办企业,累计接待2000多批、30000多人次参观调研人员,展示气田良好形象。全面推行自主监督、异体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四位一体”HSE监督方式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清洁生产方式,应用网电钻机、电驱压裂取代传统柴驱钻井、压裂,采用“丛式井”设计、“井工厂”施工有效节约单井土地征用面积;浅表层和二开直井段采用清水钻井,生产废水处理后配置压裂液重复利用,油基钻屑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实现废渣不落地、废水不外排、废气不上天。气田连续9年保持安全环保“四无”目标,被自然资源部评价为页岩气开发“绿色典范”。
中国石化表示,将大力实施绿色洁净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碳减排与利用,加快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