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建议,国家层面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参与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央企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作用,加强协同创新与成果共享,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刘宝增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代表者。在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中央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研发了众多重大科技成果,推动着中国科技从“跟跑者”“并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刘宝增认为,在现有体制机制下,有些中央企业等还存在研发力量分散、重复研发等问题,束缚了创新整体效能的释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复研发,科研成果效能发挥不足。比如,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的业务类型、业务链基本相同,为了解决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技术难题和‘卡脖子’技术瓶颈,都开展了同类技术研究,存在共性问题重复研发、研发成果难以共享、科研成果效益有限的问题。二是国家级科研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自1984年我国开始建设国家重点试验室以来,油气领域的国家实验室达到28个,但大部分实力较弱、学科单一,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定位模糊、发展路径和路线规划较粗,配套政策不够明晰,难以对于共性、前沿、基础、应用的技术进行持续深入研究。”他说。
对此,刘宝增建议,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参与和共享机制。在国家层面建立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重大技术创新组织运行体系,统筹中央企业创新力量,明确重大科技任务承担范围,细化参与企业的任务、目标和共享权限,集中优势科技资源,破解“卡脖子”技术,实现共同研发、成果共享,扩大研发成果效益,提高研发效率,发挥央企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同时,他还建议进一步发挥央企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作用。以国家实验室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为契机,组建若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团队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团队。针对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建立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业研发中心等为核心要素的研发中心,实现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