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石油相关企业要闻 » 正文

完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日期:2022-06-17    来源:学习时报

国际石油网

2022
06/17
13: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储备 石油企业 石油信息

战略物资储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构建同我国大国地位相符的“大国储备”体系,提高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在长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践中,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与新发展阶段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当尽快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重大风险挑战。

构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法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主要依靠政策,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物资储备法律。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运用法治手段,才能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

首先,在系统梳理物资储备和调用等规定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和文件的基础上,应尽快构建我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法律法规。在重要领域比如大宗商品、成品油、贵金属等具体品种立法,加快推进我国物资储备法治化。同时,对战略物资储备的管理体制、存储数量、轮换周期、资金保障、统计报告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使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便于监督检查。

其次,制定高层次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法,并对石油、矿产等若干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进行专门立法,健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综合运用的国家物资储备治理体系。

再次,明确不同储备物资的功能、种类以及规模,并将物资管理体制从法律层面上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常态化的物资管理,另一个部分是非常态化的物资管理。同时,也要从财政机制上理顺中央物资储备与地方物资储备的关系,推动物资储备管理的法治化,将物资储备管理纳入法治化全程监督。

强化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协同运作能力。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综合系统工程,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还要加强协同运作。

首先,落实各级储备责任,健全物资分工储备制度。根据战略和应急预案要求,分级明晰各级各部门储备责任,制定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储备任务清单,将责任层层落实,加快推进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韧性建设。一方面,坚持分级分类施策,优化中央和地方储备的协同保障,中央政府储备聚焦事关全局和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主要防范化解全局性、系统性和跨区域供应风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储备作为防范化解本地区局部突发事件的“关键防线”,重在保障生活必需,突出因地制宜、实用管用、快速响应、直达基层。

其次,构建国家物资储备资源配置体系。激发社会层面储备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健全落实制度政策,合理增加商业储备规模。一方面,在重点领域谋划预备渠道、备份系统,与实物储备形成梯度配置和协同耦合的资源配置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单位)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战略物资储备的关键作用,从而确保储备物资在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及时升级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智能动态化。战略物资储备的收储、发运、质量管理等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还须提升面对复杂状况下的智能化动态防控水平。

首先,构建物资储备的信息化体系。做好战略物资的信息储备,利用大数据进行战略物资动态管理,对储备物资的品质、储存、分发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准把控,为战略物资的快速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构建统一指挥、有序救援、互通共享的信息化体系。

其次,构建智慧物资储备大数据体系。充分利用好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各类传感器等异常报警信息,通过大数据根据紧急情况自动生成应急预案、联系邻近救援队伍,就近快速发放战略物资。按照预案设定,自动将相关信息发送给有关战略和应急指挥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使其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再次,构建数字化指挥救援体系。推进国家、省、市、县、乡(镇)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和地方战略及应急指挥平台示范建设,实现各级政府与行业部门、重点救援队伍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不断完善国家战略物资人才储备智库建设。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各类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形势之严峻让人始料未及。因此,亟需加快构建我国国家战略物资人才储备体系,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

首先,构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学科体系。大力发展综合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的专业学科体系,推动在自然、社会、经济、医学等各领域形成更多创新学科,加强灾害风险科学的多学科交叉性理论与实用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和系统理论研究。

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战略物资人才储备管理体系。一方面,构建由中央统一领导的全国战略物资储备管理组织体系,形成纵向和横向发展的网络化机构设置。如各级政府均应设置专门机构,配置专门人员来从事战略物资储备管理,形成战略物资储备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后备机制和知识传承体系。打破部门之间壁垒,让人力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实现战略物资储备人员的最优配置和最大效用。

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多元化建设。长期以来,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的主要模式是实物储备。在此基础上,以品类、规模、结构为切入点提升物资储备整体效能,构建科学高效的多元化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首先,构建实物储备体系。一方面,根据安全、应急形势及物资生产、流通能力的变化,应及时调整实物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并充分考虑物资的供应时效、需求强度、市场容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实物自储或协议储备等具体储备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对储备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轮换等环节的管理,及时调整品种、类别以及储备方式,以确保随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构建物资储备的产能体系。一方面,及时梳理社会生产能力,通过分析灾情需要,合理分配物资品种、供应强度、需求分布等。另一方面,确定产能储备的供应商目录,并通过预留生产线、预储关键原材料等措施,构建战略物资的产能储备体系。

再次,构建财政投入体系及社会资金投入体系。一方面,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战略物资储备的投入力度,确保其财政投入。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个人、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进行物资或资金捐赠资助。此外,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利用外汇在全球范围内购买所需的战略物资,既可实现外汇储备运用多元化的目的,又能提高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实力,确保国家安全。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