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记者获悉,由规划总院牵头完成的“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项目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件、软件著作权6项,编制并发布标准10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18篇。
中国石油油气田管道数量庞大、输送介质复杂、全生命周期工况变化大、失效率高。为有效降低管道失效率,勘探与生产公司于2014年启动油气田完整性管理工作。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区域管理为手段、以日常管理为支撑,通过风险的识别、评价、削减及减缓,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管道安全。
针对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在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削减与减缓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规划总院联合工程材料研究院、西南油气田、大庆油田、海洋工程公司、长庆油田、冀东油田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在国内外无成熟案例和相关标准可借鉴的情况下,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
这个体系包含基于失效数据的油气田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系列多相流态和复杂介质条件下内腐蚀评价技术、管道焊缝缺陷评价技术、适用于复杂环境的内外腐蚀控制技术,SBS改性石油沥青防腐层等7种新产品,以及内涂层全程电火花检漏装置等3种原位、在线内涂层质检设备。经过3位院士及行业资深专家的鉴定,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个体系在中国石油16家油气田企业推广应用,油气田管道年均失效次数下降55%,极大提升了管道本质安全水平;在大庆、长庆、塔里木、西南、冀东5家油气田应用,累计创效7.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