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以视频方式举行第34次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第33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
今年10月5日的第33次部长级会议决定,自今年11月起,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减产规模相当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
此次第34次部长级会议重申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10次部长级会议上做出的降低整体原油产量的决定以及后续决策。其中包括: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19次和第33次部长级会议批准的产量调整计划和月度产量调整机制;
将“欧佩克+”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的月度会议频率调整为每两个月一次;
授权该委员会举行额外会议,或必要时随时要求召开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以解决市场发展问题。
会议重申,利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3次部长级会议批准的延期,坚持全面合规和补偿机制的重要性。
会议还决定于2023年6月4日举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5次部长级会议。主要产油国表示,将在必要时临时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应对原油市场变化。
欧佩克在12月4日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声明,强调10月会议作出的减产决定完全是出于市场考虑。
资料图:一名男子在德国柏林的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由于市场担忧世界经济前景,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决定未能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纽约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今年6月的每桶超过120美元跌至目前的每桶80美元左右。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呈现相似走势。
2日,欧盟、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宣布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给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俄方表示,限制从俄进口石油和对俄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等提议,只能导致油价像天然气价格一样飙升。
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石油需求,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自2021年5月起,随着石油需求复苏,主要产油国开始逐步增加石油产量。今年9月,主要产油国时隔一年多首次宣布下调月度产量,将今年10月的月度产量日均下调1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