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科技 » 石油钻井工程 » 正文

渤海钻探刷新亚洲最深水平井纪录的背后

日期:2023-03-17    来源:中国石油报

国际石油网

2023
03/17
14:2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渤海钻探 石油钻井 中国石油

3月9日,渤海钻探库尔勒分公司以斜深9396米的钻探深度完成了果勒3C井的钻探任务,刷新亚洲最深水平井纪录,再次在塔里木、在全国叫响了超深井钻探“第一军”品牌。

强化装备管理

磨砺超深井钻探“金刚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石油钻探企业来说,装备能力是满足钻探深度、推进钻井提速提效的基础。

自1989年入疆,特别是2020年塔里木油田拉开富满油田深地大规模勘探开发序幕以来,库尔勒分公司以满足油田勘探开发需求为“铁标尺”,持续推进装备更新升级,由最初的只有2部6000米钻机,快速成长为陆续拥有15部7000米钻机、8部8000米钻机、15部9000米钻机的大型专业化石油钻井公司,深井钻机数量和自动化程度在塔里木油田承包商队伍中首屈一指。

有了精良的装备,塔里木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箭头指向哪里,库尔勒分公司就把钻机部署到哪里。5000米、6000米……井越打越深。

“为提升装备保障能力,我们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分区域成立设备保障组,推进‘精益润滑’管理,提升设备健康指数。”库尔勒分公司装备管理科科长李才良介绍说。

员工正在进行起下钻作业。

发挥人才作用

锻造超深井钻探“第一军”

多年来,库尔勒分公司始终把人才作为钻井生产力的第一资源,着眼技术、安全、井控、装备等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建立健全人才“选育管用”机制,打造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高尖专”人才队伍。

选得精。库尔勒分公司分专业、分层级、分岗位建立常态化考评机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管理、技能人才选出来,建立了54人的后备管理人才库、217人的后备技能人才库,推动老中青梯次配备和队伍结构动态平衡,充分激发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育得厚。面向一线实行“集中培训+实战”“点餐式培训+实战”“班组自我培训+实战”等组合培训模式,推行“讲、赛、评”一体化管理,加大全领域、多专业人才培养力度,186人被评为库尔勒分公司“钻井名匠”,超深复杂油气井钻探保障能力有效增强。

管得好。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269名基层干部,54名技术、井控、装备等专业专家常驻一线保障各井施工。同时,加大考核调整力度,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上见真章、动真格,切实将“下”的压力转化为“干”的动力。

用得精。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搭建“技术决策组、设备保障组、HSE工作室”等用人平台,畅通技术序列、管理序列及序列之间转换渠道,构建“纵向能晋升、横向可转换”的人才成长通道,“希望、奔头”导向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库尔勒分公司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钻探7000米以深深井192口、8000米以深超深井29口,分别占塔里木油田深井、超深井总数的32.3%和41.9%,成为名副其实的超深井钻探“第一军”。

收紧技保关口

打造超深井钻探“硬支撑”

技术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随着EISC工程技术智能支持系统投入使用,库尔勒分公司形成了“现场+后方”双重直线技术管理模式,为收紧技术服务保障关口、推进高效技术管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EISC工程技术智能支持系统可实现施工异常实时分析、智能预警,后方技术决策组专家可远程连线现场技术人员,集中集体智慧精准决策,井下异常“诊治”效率明显提升,2022年复杂故障发生率仅为0.24%。

EISC工程技术智能支持系统的有效应用,有力促进了“现场+后方”技术人员形成科技攻关合力。针对超深井钻探过程中的塌、卡、漏、溢、超高温高压等提速难题,技术人员探索新工艺、新技术,优选优配个性化PDC钻头、等壁厚螺杆、扭力冲击器等先进工具,平均钻完井周期同比缩短18%,平均机械钻速同比提升1.5米/小时。

在果勒3C井施工过程中,库尔勒分公司在耐250摄氏度超高温全金属螺杆等工程技术“重器”的助攻下,配合抗高温高压油基钻井液体系,成功突破9000米钻探“死亡线”,率先实现由8000米超深井向9000米极深井钻探能力迈进的里程碑式新跨越。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