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现一条输油管道遭侵蚀而出现泄漏现象,英国石油公司BP8月7日宣布关闭其在美国最大的油田。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近日再度被“吓”上高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77美元大关,再次逼近78.4美元的历史新高。高盛公司表示,该油田可能关闭一年。
这对于立志要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石油市场来说,无疑又增添了新一轮的压力。年关将近,中国石油市场向外敞开大门已为时不远。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韩学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成品油价格开放在内的中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简简单单地一蹴而就,中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但也有个限度。
韩学功认为,2006年年底前向海外投资者开放 成品油批发市场是中国加入WTO时的郑重承诺,中国政府一定会如期遵守。
但开放不等于没有规则。中国政府在开放之前,将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颁布市场准入条件和最终监管条例。石油产业上游的勘探开发业具有规模经济非常显著、市场集中度很高和进入壁垒很高的特点。因此,其适合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即适合于寡头主导型的市场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中小公司完全排除在外。一些小公司按照准入条件,可以利用市场细分和差异性,对边际油田和难动用的储量进行开发,以减缓储量的递减。
石油产业下游有多种产品,适合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产品的多样化既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也可以通过企业竞争使消费者在价格上获益。对于企业而言,竞争的威胁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一定程度的垄断又可保证科技进步的利润。
向海外投资者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后,中石油、中石化主导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从长期看,中国成品油市场在开放后将进入新一轮竞争和重组期。许多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但两大公司仍然是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韩学功表示,就石油业而言,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完全放手的。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开放,将面临政府的严格监管。那种指望完全市场化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开放是一个长期过程。
他还预测,由于 国际油价的再次走高,中国国内 成品油价格会加速缩小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差距。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可能再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