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全球“扫货”,而美却想掐断货源。
一生都在努力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百岁老人基辛格刚在北京给中国“交完底”,转头美高层就对华连出两招,并直接采取拒绝向中国出售战略石油的举措,导致中美之间再度微妙,这其中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作为如今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相当旺盛,常年依赖进口石油满足自身所需,站在美方角度来看,对华禁售石油,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发展,还能通过操控油价一事彰显自身国际地位,可谓一石二鸟。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参议院以68票赞成、1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新国防授权法案》,主要宣布了两件事:为了应对因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油价上涨,将释放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不过基于“避免国家能源安危受到威胁”等原因,对华实施石油出口禁令。
可能有人要说,没有美粮中国照样种水稻,他们不卖石油,我们也能从俄、沙特、委内瑞拉等石油大国进口能源,所谓的“封堵”对华经济影响有限。
话虽如此,但这或许只是美高层针对我国制裁升级的开始,若其掌握国际经济话语权后逼迫这些国家站队,并从石油、粮食、芯片等供应上动摇我国,届时中美对弈我们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据中国海关署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货物进口总额18.1万亿,相比上年增长4.3%,其中包括36亿桶石油、5000亿PCS芯片、14687万吨粮食,这还只是中国从全球市场“扫货”而来的冰山一角。
因此,在国际社会中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提前布局,避免哪天陷入老美的囚笼而乱了阵脚。
近些年来,中美贸易竞争火势未熄,以美为首的西方势力多次联合我国合作伙伴“反水”:比如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美韩拉上荷企ASML一同对华“断供”芯片、光刻机,一度使得华为、中芯国际遭遇业务腰斩。
然而老美显然没意识到,算盘好打但事难成。引用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所言:截至目前,至少已有超1300个中国实体和个人被列入美方的制裁名单,很多国人因此被迫失业、家庭不幸,中方不会坐视不管,也将视情况做出回击。
这意味着我国已在戒备老美下步动作,并开始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做准备,包括从基辅、泰国进口更多优良农产品;重视国内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提炼生产;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芯片自研等。
好在,我国也并非什么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我国已经弥补了许多领域的技术空白,但石油这类非再生资源事关战略储备,还是要谨而慎之。
当然,多元化的原油进口也令我国在能源储备方面获得了更强的韧性和稳定性,至少现阶段即便无法从美购买石油,我们仍可以依靠俄、沙特等国的供应满足本国需求。
各国纷争错综复杂,基辛格访华展现了国家间利益博弈的现实,而中国的反击则彰显出坚定的立场和自主研发的决心,也引发了全球对于合作共赢的思考讨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定然不会认输,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稳扎稳打,我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