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33区块受储层特低渗影响,采取注水开发一直未实现有效动用。技术人员改用大注入量超前注二氧化碳方式开发,近期油井压力呈现持续上升好势头,预计开井后将收到良好效果。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江苏油田持续加大CCUS技术应用力度,迈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阶段。目前,江苏油田每年向地下注入二氧化碳10万吨以上。
变废为宝 实现效益开发
作为东部老油田,江苏油田已整体进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开发阶段。该油田积极转换开发方式,探索CCUS提高采收率技术。
花26区块油藏平均渗透率仅为3.5毫达西,属于低渗致密油藏,注水压力高,水驱效果差,稳产难度大。2015年,技术人员对该区块注二氧化碳,截至目前,累计注气4.66万吨、增油3.7万吨。
江苏油田复杂断块和低渗透储量约有9000万吨,开发上“水注不进、油采不出”。利用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分子直径小于水分子,可提高注入能力,通过高压注入,可以使二氧化碳与原油形成混相,扩大波及体积,可提高采收率10~20个百分点。
近年来,江苏油田持续开展适应复杂小断块油田特征的二氧化碳驱油模式及配套工艺攻关,加快技术推广应用。目前,江苏油田平均二氧化碳换油率为0.31∶1,实施注气单元25个,累计增油10万吨,实现埋碳驱油“两不误”、增产增效“双丰收”。
规模推广 做好引领示范
近日,采油二厂高21断块油井复产捷报频传,3口油井通过驱吐一体化技术,日产油15.5吨,较注气前日增油13.8吨,油井含水率持续下降。
高21断块是典型的低渗高含水区块,此前注水效果不好,油井几乎处于废弃状态。今年3月,技术人员对其开展注二氧化碳试验。“我们在注气的同时关闭油井,注气阶段气体驱替裂缝中的原油,焖井阶段让气体扩散,注采井接替发力,发挥驱替与吞吐作用,采出井间和井周剩余油。”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三室副主任王智林说。
目前,江苏油田针对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藏,形成了以仿水平井重力稳定驱、气顶边水双向驱、驱吐协同一体化、“二氧化碳+”为特点的4种驱油技术。同时,他们针对深层低渗与构造岩性两类低采收率储量持续攻关,打开了平均采收率为12.5%的1亿吨储量的增储空间。
近两年,江苏油田CCUS应用技术逐渐从提高采收率方法向开发方式转变。李1、杨53、联38等区块难采储量通过气驱开发实现有效动用。目前,江苏油田二氧化碳区块覆盖储量近1600万吨。
循环利用 打造零碳示范基地
在采油一厂联38井区,180块光伏板均匀分布在井场一侧,为抽油机运行、二氧化碳驱油提供动能。江苏油田通过科技创新,升级打造了CCUS2.0版本。
联38井区是江苏油田首个碳中和采油示范区,也是中国石化4个碳中和建设试点井场之一。联38断块储层渗透率和弹性采收率低、吸水能力差。2020年底,技术人员根据联38断块性质,制定新老协同、近混相驱的开发方案,打造高注低采井网,采用快速提压、均衡驱替、保压开采的方式,试注液态二氧化碳。
后期生产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会伴随原油生产从地下“逃出来”,技术人员配套地面回收技术,实现同井场“注入—产出—回收—再注入”闭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联38井区成为江苏油田第一个集二氧化碳捕集、运输、注入、回收于一体的绿色井区,截至目前,累计注气2.7万吨,峰值日增油10吨以上。
同时,该示范区光伏项目累计发电21.3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吨。
“下一步,我们将复制联38井区的经验,不断扩大应用规模。”江苏油田开发管理部高级专家金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