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下旬,长庆油田自主研发的井下节流技术,已累计应用突破2万井次,气井开井时率由67.3%提高至99.7%,地面投资下降50%,高效支撑了气田规模开发。这是长庆油田在实践探索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其融入能源央企的长久发展之中?
中国陆上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作答:准确把握能源发展形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把住关键
以新型工业化布局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能源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告别传统的管理体系,摆脱传统的增长路径,向新业态、新模式发起进攻。
长庆油田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效率为中心,立足影响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技术、管理关键指标,科学建立对标指标体系,构建了与“油公司”模式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助力基础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长庆油田统筹推进以构建归核化业务发展布局、构建扁平化劳动组织模式、搭建标准化组织机构框架、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为内容的“四化”管理,努力构建业务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集约、效益效率有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长庆油田通过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成果应用和无人场站建设基础,分级推行两种劳动组织模式,实现“无人值守、区域巡护、集中运维、应急联动”的集约化生产管理方式,场站无人少人值守比例提高至93%;通过聚焦“现场作业智能操控、生产运行智能管控、勘探开发智能协同研究、经营管理智能决策分析”四大转型方向,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揭牌国内首个数字油气研究中心。
人才是第一资源。长庆油田全面制定人才强企工程实施方案,以工程思维推动人才强企工程项目化、表格化、时序化运行;在页岩油、致密气、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领航计划”赋能工程,推动“青马工程”和“启航新星”培养提质扩面。近年来,长庆油田共培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集团公司高层级专家16名、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25名,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陇原工匠7人。
瞄准核心
以激活科技分子活力提升能源开发内动力
实践证明:无论是前沿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科技创新都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多年的开发历程中,长庆油田始终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制定《世界一流低渗透及非常规油气研发中心建设方案》,从“发挥研发平台作用、强化科技项目管理、建立科研人才梯队、加强成果培育转化、推动科技机制改革”五个方面制定25条具体措施;围绕页岩油、页岩气成藏理论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理论认识,聚焦油气生产“卡脖子”技术,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试验;探索形成页岩油五大技术系列18项配套技术,进一步提升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创新形成致密气开发五大技术系列16项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致密气田——苏里格气田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继续向新挑战、向远而谋。2023年,非常规源内气藏钻完井技术初步定型,刷新国内最长水平段、一趟钻长度等多项纪录;国内首个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基本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取得初步实效;攻克了CCUS“长庆模式”12项关键技术,研发了气动射流泵排采装置……在鄂尔多斯盆地上,每一滴油、每一立方米气都自带科技含量。
2023年,长庆油田获省部级科技奖14项、授权专利158件,发布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7项,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成功率、科研成果应用率均为100%。油田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长庆科技品牌,是今年的工作目标。
抓住机遇
以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发展新优势
3月8日,长庆油田在陕西开发建设的第一个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全面启动,首口地热井经过10天的产建作业,累计钻井进尺达1800米。长庆油田中深层地热能规模开发利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从传统的油气开发,到如今“双碳”目标引领下的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长庆油田就首次将新能源业务列为三大主业之一,制定新能源业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清洁替代、战略储备三大工程,一步步做强做优绿色低碳全产业链。
长庆油田结合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的不同政策,成立4个推进专班,与地方政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力推进重点清洁电力项目落实落地。2023年,苏里格“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和庆阳革命老区50万千瓦风光一体化基地项目被列入国家预备清单。同时,加快CCUS/CCS布局,集中力量开展方案编制和合作攻关,搭建碳交易平台,打通碳中和“最后一公里”。全年注入二氧化碳19万吨,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首次实现大型油气田和现代煤化工之间的减碳合作。
发挥优势,抓住机遇。长庆油田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创新形成分布式光伏“八化”管理模式,1125座场站年发电能力达2.4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打造“光伏+智能间开”等一批特色技术,取得“零碳井场”等多项科研成果,建成的首座油气与光热融合示范工程受到行业高度关注。
“我们持续打造的姬塬油田绿色低碳示范区将6项节能技术、9项优化措施、7条多能互补路线运用于生产全流程。实施后,新能源利用率由0.3%上升至8.4%。”长庆油田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杨学峰表示,今年,长庆油田的新能源工作将突出多元布局、战略储备,不断拓宽和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长庆油田作为能源央企,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为主导,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拥有了构筑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底气。他们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地绘制新图景,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