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石化要闻 » 正文

胜利海上油田开发建设30年,建成国内最大的滩海油田,累计生产原油7300万吨

日期:2024-05-13    来源:中国石化报

国际石油网

2024
05/13
10: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胜利油田 油田开发

5月渤海湾畔,胜利油田海上油区钻井、修井作业项目正加快建设进度,开足马力施工。4月以来,胜利油田海上埕北208井组新投产的3口稠油井,日产油稳定在150吨,创胜利海上稠油井20年来日产新纪录。

截至5月11日,胜利海上油田投入开发建设30年,采用“生产平台+陆岸终端”半海半陆建产开发模式,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滩海油田。拥有海上采油平台120余座,30年累计生产原油7300万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深入,主体区块水驱油藏进入高含水期,海上建产阵地逐渐向主体区块边部和中深层转移。为加快增储上产,胜利油田把目光转向海上稠油区块,创新集成稠油冷采技术和一体化高效建产新模式,让海上稠油区块取得效益开发新突破。

在建产模式上,采用“少井高产”建产新模式,创新集成以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增大油层渗流面积、降低完井伤害为关键的一体化运行开发模式,培育高产高效井,把储量高效转化为产量。该模式在埕北208等区块成功应用,目前,埕北208区块平均单井日产油70余吨,年产油23万吨,实现单井产量和总体产能比设计翻番,成为胜利海上“提产能示范区”,获得中国石化高效产能建设特等奖。

在技术创新上,采用化学驱油技术大幅提高采收率。2020年11月,海上油田在埕北22F区块实施化学驱先导试验项目,逐步探索解决了平台空间有限、无清水配聚、湿度大等难题,初步形成适用于海上油田的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化学驱技术。该项目经过3年攻关,创新形成了“全流程密闭保黏、小空间大规模注聚、全过程智能控制”的胜利海上化学驱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埕北22F区块化学驱先导试验区日产油达1300吨,已累计增油43.9万吨,采收率提高14.2%。

在智能管理上,采用远程生产监控、线上产量精准计量、无人机巡检等,给海上油田装上“最强大脑”。近年来,探索“数据+平台+应用”智能化运行模式,开发应用了涵盖油藏管理、单井管理等6大业务域的多个APP,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业务流重塑,基本建成具备油藏指标智能巡检、智能注采调配等功能的智能化油气田。目前,海上油井100%实现自动化控制,88座采油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今年以来,胜利海上油田瞄准全年365万吨原油产量目标,强化油藏精细描述,挖掘老区开发潜力,全力推进稳产上产。前4个月,设计新井18口,新建产能14.7万吨,实施差异化注采调配129井次,增油0.63万吨。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