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石油相关企业要闻 » 正文

长庆油田盐碱滩植造“地下森林”

日期:2024-05-27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冯军

国际石油网

2024
05/27
09:3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长庆油田 CCUS项目 宁夏煤业 绿色减碳

截至5月21日,长庆油田在宁夏首个CCUS项目的试注站——采油三厂黄138试注站已平稳运行40天,累计向地层注入二氧化碳1.2万吨。采油三厂红井子作业区副经理苟江告诉记者:“该试注站预计年注入二氧化碳12万吨,减排效果相当于植树100多万棵。”

一年前,宁夏盐池县的这片土地还是荒凉的盐碱地。2023年5月19日,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宁夏地方政府牵手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两家央企,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项目由“宁东基地碳源捕集工程”与“长庆油区(宁夏)驱油封存工程”两部分组成,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大型油气田和现代煤化工企业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对鄂尔多斯盆地乃至国内CCUS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牵手发展CCUS,不仅可以破解宁东煤化工企业的‘高碳’之困,而且可以推动油田低碳转型、提产增效。”采油三厂厂长马宏说,这是一场“减碳”与“增产”之间的双向奔赴。

长庆油田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是国际上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石油“藏”在头发丝一般隐秘细小的岩石孔隙中,开采难度极大。采油三厂宁夏油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富油区减少,老油田水驱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新区低品位储量开发效果较差,原油开采如同被念了“紧箍咒”。CCUS技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代替水作为驱替流体注入油藏中,可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油田增产的“特效药”。

“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通过注入装置注向地层,利用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的特点,降低原油黏稠度,让不爱动的原油动起来,从而提高采收率,同时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封存。”采油三厂红井子作业区现场技术人员盛中华形容CCUS技术是“棉花地里种芝麻,一举两得”。

近年来,为推动CCUS快速发展,长庆油田通过持续攻关与试验,攻克了油藏、注采、地面3大领域12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适合“三低”油藏的“长庆CCUS模式”,为长庆油田在宁夏的首个CCUS项目规模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在约有足球场大的黄138试注站内,8个库容50吨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与高压注入泵等设备同时运作,每小时将12.5吨二氧化碳稳定地注入地层。目前,采油三厂23口注气井全部投注,60口采油井正处于试油、投产阶段。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新建产能5.3万吨,相较常规注水开发,采收率将提高15%以上。

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二期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三期项目预计“十五五”期间开工。建成后的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00万吨,相当于拥有一片种植2700万棵树的“地下森林”。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