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石油相关企业要闻 » 正文

中原油田自主创新技术提升硫黄产量

日期:2024-06-07    来源:中国石化报

国际石油网

2024
06/07
09: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原油田 硫黄产量 高含硫资源开发

“应用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装备后,单系列每天多产净化气29万立方米,增加硫黄产量69.4吨,多产中压蒸汽124.4吨。”5月30日,在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生产例会上,相关技术人员总结道。

硫黄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肥、农药等产品领域,国内年需求量约1700万吨。然而,由于含硫资源动用不充分等原因,硫黄在国内市场长期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对外依存度较高。

中原油田坚持“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牵头与多家炼化设备公司、高校联合,对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

为进一步加大高含硫资源开发力度,提升硫黄产量,中原油田还将高含硫资源开发所需要的重要设备——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装备的研发制造列为专题进行研究。“制硫装备由配备燃烧器的制硫炉和余热回收装备组成,普遍存在处理量小、硫转化率低等问题。随着国内高含硫资源开发力度逐渐加大,难以满足处理规模日益大型化的需求。”中原油田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专家、含硫气田关键装备研发技术团队负责人田芳勇说。

他们成立高含硫气田关键装备研发技术团队,集中力量攻关制硫装备燃烧机理认识不清、高处理量下燃烧不充分等“卡脖子”难题。“既然明确主要矛盾出在制硫装备上,我们当然说什么也要打败这头‘拦路虎’。”回想攻关之初,田芳勇有感而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7月,该团队研发出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关键技术。依托该技术,他们制造出国内首套20万吨/年制硫炉及余热回收装备,并在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成功应用。此后,该厂硫转化率达66%,比当时国际最高水平还要高1%,至今无故障运行。2023年12月,该技术被评为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在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该装备的技术标准、制造工艺等不断迭代升级,并与广州(洛阳)工程公司、镇海炼化设计院等开展硫黄装备相关项目的技术合作,在装备扩能改造项目上不断进行“微调”。同时,将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装备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硫黄回收装备燃烧器、制硫炉、余热锅炉等系列产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我们自主研发的装备价格是进口设备的50%,犹如一匹‘黑马’,在行业市场内得到广泛认可。”中原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安说。

近3年,该技术团队已累计研发形成反应炉、余热锅炉和燃烧器等84台(套)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技术的衍生设备,推广应用于天然气、石油炼制、化工(甲醇、二硫化碳)、煤化工等行业,不仅节约采购费用显著(与之前所采购的进口设备相比),而且经过相关部门检测,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在市场管理方面,中原油田设置专门的售后服务团队,密切跟踪硫黄炉及余热回收关键设备等的运行情况,做好装备资料和运行数据收集,定期做好用户回访,提高优化市场运行管理水平。

“我们的特大型制硫炉及余热回收装备还被广泛应用于金陵石化、安庆石化等系统内兄弟企业及部分外部炼化、煤化工、高含硫天然气净化企业,受到性能稳定、结构合理等好评。”田芳勇说。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