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石油相关企业要闻 » 正文

中曼哈萨克斯坦坚戈油田固井项目发展纪实

日期:2024-06-07    来源:中曼石油

国际石油网

2024
06/07
15: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曼石油 哈萨克斯坦 坚戈油田

“井身质量决定着一口井能否稳产上产,我们最大的自豪,就是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每口井的固井任务,为新井投产争取了时间,为坚戈油田上产做出了油服的一份贡献。”在里海之滨的哈萨克斯坦坚戈油田,中曼油服坚戈固井副经理袁继胜说。

自建基地,扎稳固井“营盘”

近日,记者走进哈萨克斯坦坚戈油田固井基地看到,高大的灰罐旁,4名身着防护服的工人在地吊配合下,忙碌的切割、混合高密度和低密度水泥吨包,并陆续运输到即将施工的中曼11队井场。

在基地另一边,袁继胜正在带领工人焊接制作铁皮房等,为固井基地工程收尾做最后的冲刺。“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滩,如今营房设备井然有序,我们还利用固井剩余的水泥铺设了标准的地面,固井工作又脏又累,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我们还为员工建设了现代化的洗澡间、洗衣房,并配备了全新的洗衣机。”袁继胜说。

2023年6月,集团启动坚戈大会战后,要求各一体化团队尽快建立作业基地,实现自主作业。万事开头难,将固井基地选址在钻井基地旁之后,中曼哈国固井团队便迅速在当地寻找专业的基建工程承包商,将围墙、灰站、管道等所有项目核算后,发现基建承包商的报价普遍较高,如果利用业余时间自建,费用只相当于承包商价格的四分之一,虽然这样大家更辛苦一些,但还是决定自行建设。

“尤其是建设灰站的时候,需要将一个3米高的大罐挖坑埋在地下,戈壁滩地层十分坚硬,为此,吕国永等人和当地雇员,带着愚公移山的决心,夜以继日很久才把这面区域凿开,把罐体埋入地下后,又完美进行了修复。”想起固井基地建设初期大家凭着一股子拼劲往前冲的情况,袁继胜至今感慨万千。

自主作业,打赢施工硬仗

坚戈油田曾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气田,部分天然气层采空后,进入到油层开发阶段,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各种原因,油田一直没有大规模开发,中曼石油取得这一区块后,迅速进入开发阶段。

开发过程中,中曼一体化团队要克服坚戈油田普遍存在井眼易缩径、易坍塌、易卡钻风险,三开还存在漏层、流沙层,这些困难最初对于固井施工也是一项挑战。

“我们自己的固井队伍来之前,当地的固井公司固井质量、固井设备没保障,水泥浆性能无法完全满足施工要求,有一家海外公司能满足固井作业要求,但价格非常高,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干。”袁继胜说。

很快,在基地建设的同时,哈国固井团队接到集团从其他工区调拨的单机单泵落地撬等设备,又在当地购买了固井专用的灰罐、水罐、添加剂等。

“2023年10月13日,我们在坚戈油田实施了首次固井,在中曼38队配合下,施工很快顺利完成,固井质量非常高,成本相对较低,自此,固井的高质量自行施工为今后进一步稳产上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袁继胜介绍。

虽然哈萨克斯坦固井团队目前只有2名中方员工、8名当地雇员,但是由于工作量太大,他们基本上是24小时轮流转,往往这个井队刚施工完,就要返回基地准备下口井的固井作业,只有在等待的间隙才忙里偷闲休息一下。

不断创新,技术利器加快施工进度

“虽然都是固井,但相比以往,我们采用新型自脱落式免钻分级箍技术,在确保固井质量的前提下,既节约了钻井成本,同时又加快了坚戈油田的油井投产进度。”在中曼固井正在施工的18H-2井场,身着一身蓝色固井服的袁继胜告诉记者。

为了采用更好的新技术,中曼固井团队也很是花了一番功夫。以往采用传统机械式分级箍固井,候凝完成后还要下入146毫米钻头钻除分级箍。为了保障完井作业和采油工艺安全,钻除分级箍以后,还要使用铣锥对分级箍位置反复磨铣光滑,占用了大量的钻机时间。

为缩短井队完井作业时间,加快油井投产速度,固井专家团队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采用自脱落式免钻分级箍,他们随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生产厂家针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充分地学习和交流。产品到达坚戈油田后,为确保施工顺利,中曼固井人员制定了详细的预案,使得一级、二级固井都十分顺利,分级箍脱落体脱离本体等流程均顺利完成。

很快,经过多口井的应用,免钻分级箍的可靠性进一步得到验证,每口井节约时间均在24小时以上,为后续大规模在坚戈油田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18H-2井场施工完,一身灰尘的袁继胜刚回到固井基地,顾不得休息,又带领大家投入到基地建设中来,“坚戈油田夏天非常热,为确保井下安全,套管附件必须防晒,我们这两天继续加班加点焊个库房出来,确保所有设备材料保存完好,从而为接下来的固井施工提供保障。”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