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该团队由来自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三厂等单位的28名技术骨干组成。主要担负着华北油田冀中二连老探区滚动增储和效益建产,以及现场实施管理工作。
坚持理念创新,滚动增储成效显著
历经多年的勘探开发,冀中二连老区资源接替严重不足,新建产能75%要依靠边找边建来完成。团队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围绕“新区规模建产、老区稳产提效”工作主线,提出“六个未必”找油新理念。坚持“油藏上下找油藏、油藏周边找油藏”思路,不断加大产能建设进攻性力度,深挖老探区增储上产潜力。实施进攻性井位近30口,带动小阿北火成岩油藏、大王庄中深层、衡水断裂下降盘等一批新发现,实现滚动增储,新井产能符合率110%。
坚持技术创新,建产效益持续提升
该团队打破“储量品位低,效益就一定差”的观念,树立“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理念,依靠技术创新,努力把低品位储量变成经济可采储量。地质上,坚持“一藏一策”,加强开发方式论证和层系、井网优化,积极探索不同类型油藏高效开发新模式。在低渗透、低丰度油藏推广斜平井效益开发新模式,乌里雅斯太等油田实施12口新井,平均单井日产油达到直井的2至3倍。坚持“一井一法”,加强不同类型储层增产技术适应性评价。在留69等低渗透油藏应用“高排量造缝+注采协同”改造新模式,实施压裂5口,单井日产油较前期压裂提升近2倍。
坚持管理创新,做精做实控投提效
坚持以方案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产能建设管理模式,全员、全要素、全链条联动,2024年百万吨产能投资较“十三五”下降10%。持续推进工程降价,充分利用合作开发平台,市场化占比达到32%,较“十三五”上升24%。将肃宁-大王庄“压舱石”工程整体纳入合作开发平台实施,钻录测等工程降幅达到13%。抓好设计优化环节,推行大井丛、集约化建产模式,丛式井占比达到77%,着重优化压裂工程设计,通过优选压裂液体系、精简液体配方、石英砂部分替代陶粒等举措,平均单井成本下降25%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