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燕山石化作为中国石化5G项目试点企业之一,相继建成投用了覆盖全部生产厂区和办公区的5G专网和18个应用场景,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燕化”赋能提速。
5G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应用场景包括工艺智能巡检、轻油罐区机器人巡检、长输管线关键设备状态监测、桌面推演、AR培训、无人清罐作业和智能物资仓库等共18个。
各个应用场景充分利用5G无线网络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工艺巡检、关键设备状态监测、泄漏动态监测、固体产品智能装车、物资库智能存取、消防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艺设备巡检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工作场景智能化和无人化。
智能安全头箍“解放”双手
鲁贺 杜洋 赵鑫瑶 /摄
5G智能安全头箍通过与普通安全帽搭配组装可变成防爆型智能安全帽,集定位、感知、预警和音视频通讯及SOS危险救援等13项功能于一体,主要应用于一线班组职工日常巡检以及重要设备、重点部位巡检。该头箍由燕山石化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公司向二级单位配发了728套5G智能安全头箍,实现了生产装置智能化巡检。
智能装车场景“无人化”
鲁贺 李楠/摄
储运厂东库区自动化仓库及5G智能装车场景应用项目,是中国石化首家实现全流程贯通的智能化产品库,截至2月中旬,累计自动化出库聚丙烯产品20余万吨。
该应用场景实现了聚丙烯产品包装、出入库以及装车全业务链条自动化运行、智能化调度,仓储效率提高了40%,实现了仓储智能化、无人化目标,推动了智能出厂、MES、ERP等业务系统互联、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数据链条价值。
智能挂轨机器人为轻油罐区安上“眼睛”
李嘉婧 费怡宁/摄
储运厂轻油罐区5G智能挂轨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仪、声光传感器等设备,按照定制路线自动对轻油储罐温度、泄漏、可燃气体等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对比,大幅提高了现场巡检质量,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24小时全天候巡检
鲁贺 孟立军/摄
热电厂燕山、东风两座220千伏关口变电站分别配备了5G智能巡检机器人,其主要由拍照、红外测温模块,测温、测湿、声纹传感器、5G信号传输系统,以及自动充电站和气象站等辅助系统构成,具有自主巡检、充电、检测、监控、安防和数据远程集控与管理等功能。与传统巡检方式相比,5G智能巡检机器人不受恶劣天气影响,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巡检,提高了巡检效率和质量,为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图为,在燕山变电站内,5G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巡检转供电设备。
智能物资库实现备件“自动”出库
鲁贺 柳丝绦/摄
物装中心东库区5G智能物资仓库,借助于智能装卸及运输设备、手持终端、互联网、物联网、5G无线网络新技术,将物资仓储业务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可视化,还将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建成了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智能仓库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物资仓库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消防机器人“替代”消防员
张悦 韩浩宇/摄
公司为消防中心配备了4台5G智能消防机器人,可替代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承担现场灭火、有害气体检测、视频采集传输等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