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以来,国际原油在40 美元上方的底部开始了一波强劲的“三月攻势”,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和他的领导班子正在为美国及世界经济复苏进行大刀阔斧的“救治”,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在试图力挽狂澜。这些动人心魄的努力给“黑暗的经济”带来“丝丝曙光”,在此大背景下,纽约国际原油在2009年的这个“阳春三月”已累计上涨幅度达20%。面对涨势喜人的原油,是否其正在进行着一波大级别的反弹呢?笔者认为,在狂热面前要保持几分冷静,眼前国际原油在55-56美元处的阻力位还没有触及,就目前国际原油来说,仍然受商品属性主导,其金融属性还言之尚早。
原油的起浮仍受制于供求面
自去年7月中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飞流直下,先前推高油价的投资基金“且战且退”地撤出原油市场,金融海啸的爆发已使国际原油回归至其基本面,原油的商品属性一直在深刻影响着原油价格,而原油的供需状况正体现着原油的商品属性。
从原油的总体供需面来看,目前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依然没有改观,虽然欧佩克组织也正在“尽最大努力”的执行此前的减产方案,但在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对供需平衡的期望不应太乐观。
国际能源署(IEA)在 3 月石油市场报告中将 2009 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预期下调27万桶,国际能源署指出,因面向美国和欧洲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萎缩,同时国内需求又无力弥补这一缺口,中国经济正显著放缓,这削弱了中国对石油等能源产品的需求。故国际能源署将中国2009年石油日需求预期下调10000桶,至790万桶,预期增幅为0.6%。同时,欧佩克3月市场报告称,09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较之08年度减少100万桶/日至8461万桶/日,此数据较之2月报告下降了40万桶/日。
另外,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数据创出新高,再现原油需求的疲软。EIA在3月25 日晚公布的美国商业石油库存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周度增加 330 万桶至3.566亿桶,创下15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供给方面,产油大国伊朗近期表示,伊朗的探明石油储量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了惊人的增加,达到了1380亿桶,伊朗政府石油部长古拉姆侯赛因·努扎里说,伊朗计划把本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田向外国投资开放以期帮助把本国的石油日产量在2015年前从目前的420万桶提高到530万桶。而俄罗斯、巴西等国已与中国签订出口石油换取中国外汇的协议。
原油的商品属性是原油的基本属性,在世界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大形势下,商品属性将主导原油的走势,而目前为止,原油市场依然是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这就决定了原油市场仍然是商品属性主导,金融属性缺乏相应的炒作基础,这意味着,近期原油的走势只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美元指数不太可能就此走弱
前期一直保持强势,几乎要冲击90关口的美元指数,在近期遭遇寒流。美联储宣布购买至多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另外至多购买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增加今年购入政府债务1000亿美元,利率仍维持在0-0.25%区间。美国开动印纱机,加剧了投资者对通胀预期的担忧,美元的强势地位受到挑战。美元指数是否就此走弱呢?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
近期在 G20 峰会召开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一周内撰写三篇文章,在其文章中就曾指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便是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泛滥和无节制的发行,在1971年美国尼克松总统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终止美元与黄金挂钩之后,制约美元发行的唯一障碍被彻底扫除,印刷钞票完全成了联储局的权力。结果是一方面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向全球,另一方面,各国对美元的发行没有任何制约机制。周小川行长提出要摆脱美元、建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很多国家表示支持建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美元泛滥成了众矢之的,长此以往,美元将成为被抛弃的对象,这就意味着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这显然是美国人不愿看到的。在此次罕见的金融危机面前,从美国的国家战略出发,美国不太可能使美元泛滥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削弱其霸权地位。市场预期在G20峰会召开之际,美国回调将放缓。
目前美元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在整个全球经济依然黯淡,外汇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仍将使投资者买入美元作为避险工具。欧盟领导人拒绝对东欧提供大规模援助,欧洲最大银行汇丰银行去年利润大幅下降等消息使欧系货币受到打压,进一步加强了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
另外,从美元走势图来看,美元依旧运行在中长期支撑位的上方,支撑较好。
结论:在供需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善的大背景下,国际原油的走势仍受商品属性的主导,在3月份美元指数在下滑,原油的金融属性有显露的迹象,但从民主党执政的美国政府来看,强势美元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元受到支撑,将使原油的上涨受到制约。从近期来看,对原油反弹要保持冷静,关注上方56美元的阻力位能否有效突破,而下方的支撑位在48美元附近,预计近期国际原油可能在48-56美元区间内震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