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海油要闻 » 正文

中海金洲成为抵御金融危机明星企业

日期:2009-06-30    来源:中海油网站  作者:中海油网站

国际石油网

2009
06/30
15:2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中海石油金洲管道有限公司(简称中海金洲)的一个“华丽转身”——“收缩海外市场、拓展国内市场”的战略转型,不仅使这家中国海油与民营企业合资的企业迅速走出阴霾,更使其成为抵御金融危机的明星企业。

  中海金洲的“华丽转身”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6月4日,“转危为机,跨越发展——聚焦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型联合采访团抵达中海金洲。来自《经济日报》、中新社、《解放日报》、亚洲商务卫视等多家媒体的40多位记者对中海金洲进行了全面采访。此前,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组也对中海金洲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他们认为中海金洲的有效举措对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2006年,中国海油与浙江民营企业金洲集团“联姻”,组建了中海金洲并落户于杭州都市经济圈四大城市之一湖州市。中海金洲是国内第一家引进高频直缝电阻焊钢管自动生产线的企业,主要制造和销售石油类套管以及用于石油、天然气输送的高端钢管,并在成立当年承揽了中国海油文昌油田群海管制造项目,结束了我国海底管线依赖进口的历史。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海金洲的电阻焊钢管已远销海外,海外市场份额已占公司全年钢管销售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杭州日报》在6月9日发表的题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浙北民企不约而同“向内走”》的文章中称,中海金洲原本按部就班的合作计划在去年油价下跌以及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生突变,外贸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中海金洲被迫作出转战内销的战略调整。公司总经理助理彭泽飞回忆:“去年9月,国外的客户需求好像在一夜之间蒸发了。”

  金洲集团总裁周新华说,若是在前几年,中海金洲可能就这样倒下了,这次来自央企的指导带给中海金洲很大的支持。经过几个月对国内市场的奋力开拓,中海金洲“收缩海外市场、拓展国内市场”的战略转型取得明显效果,钢管内销量由过去几年一直停留在百分之四十以下猛增到百分之九十五。

  “湖州在线”的《金洲集团“生死”转型间》报道称,转向国内市场后,中海金洲把目标放在国家重点项目上,并且拿下了杭-嘉城市天然气管网项目,这个项目有6家参与投标的企业,中海金洲得分最高。中海金洲还签订了国家电网电塔一期改造2万吨钢管项目的协议。

  2008年12月,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了《三根管子的故事》,讲述了金洲集团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遭遇寒冬的大环境下,凭借自主创新、迎难而上的发展魄力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事迹,报道中的“一根管子”就是中海金洲生产的高端电阻焊钢管。去年,这种科技含量较高的钢管销售量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九,是“金洲集团在金融危机中不仅没倒,反而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光”的重要支柱。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