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展示石油科技进步的历史 百年大庆绝不只是梦想

日期:2006-10-0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 炜

国际石油网

2006
10/03
15:2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 科技进步

9月26日,是大庆油田松基3井出油47周年纪念日,崭新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和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在这一天正式开放。这一天,也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王启民的69岁生日。

  “那一刻,我和同事们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我的命运和油田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1960年,大学毕业的王启民一到大庆,就和同事们在“干打垒”的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是:“闯将在此”!他清晰地记得,在北京石油学院读书时,公共汽车背着个大煤气包。当时,中国正是最缺油的年代,全国原油产量还不到400万吨。23岁的王启民,怀着摘掉祖国贫油帽子的豪情壮志,奔赴大庆。

  油田开发初期,国内没有大庆这种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的经验。“有些外国专家从大庆撤走的时候说,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油田。这种藐视激发了我们的自立精神!”大庆人不信邪,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用3年时间就拿下了油田。1963年,大庆油田生产规模达500万吨,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周总理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基本实现了原油自给,石油落后的帽子被彻底甩掉了!“那一刻,我和同事们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我的命运和油田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借鉴大庆的经验,几年内,山东探明了胜利油田,天津拿下了大港油田,渤海湾北缘发现了辽河油田……中国石油工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仅是大庆,整个中国石油工业都是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1976年,大庆的原油年产量攀上了5000万吨。但在稳产10年后,大庆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期,主力油层含水已高达60%!人们在问:大庆要是枯竭了怎么办?

  1984年,王启民承担了编制第二个5000万吨稳产10年规划的艰巨任务。他把目光盯向了厚度不到半米、在国内外开发中被判“死刑”的表外储层。

  前两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王启民和同事们没有气馁,整整7年,终于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保证了油田再稳产10年目标的实现。据计算,大庆油田表外储层可采储量近2亿吨,等于又为国家找到一个大油田。

  到2002年,大庆油田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纪录,远远高于世界同类油田12年的水平。创造这个奇迹的关键是科技进步,是一系列大庆人自主研发的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六分四清”为核心的细分注水技术;90年代的“稳油控水”系统工程;如今用聚合物驱油、实现主力油层“三次开采”……王启民几乎领衔了大庆的每一次技术革新。

  王启民说:“不仅是大庆,全中国的油田都是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大庆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科技进步的力量是无限的,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和资源储备,百年大庆绝不只是梦想”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石油缺口日益增大。2003年,大庆油田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发展战略。“不少人觉得这是个口号,认为像大庆这样的油田要开发百年,不太可能,但我信心百倍。”

  年近古稀的王启民再次担当重任,把攻关的目标锁定在挑战采收率极限上。目前,他正带领技术人员研发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将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

  “大庆的资源是有限的,但科技进步的力量是无限的。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和资源储备,百年大庆绝不只是梦想。”快70岁的王启民依然雄心勃勃。
  链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原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到2005年,我国石油和化工全行业的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已形成了9个千万吨级的炼油基地;电石产量已超过世界其它国家产量的总和;化肥、合成氨、纯碱、硫酸、染料、磷矿、合成纤维、胶鞋、橡胶机械等产量居世界第一,农药、烧碱、钛白粉、轮胎等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原油加工、乙烯、涂料等居世界第三,原油、合纤单体、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2005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销售收入的13.5%;利润占全国工业总利润的25.8%。
  短评

  科技进步石油兴

  大庆,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骄傲。

  中国石油需要大庆高产稳产,大庆油田高产稳产需要石油人发扬不怕苦、不服输、敢想敢干的铁人精神,更需要以王启民为代表的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铁人精神、科技进步,不仅为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技术基础,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也成就壮大了中石油等一批中国企业。

  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石油、医药与生物、橡胶及其制品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坚持走科技进步的道路,国家会更富强,老百姓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腰杆也将更硬。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