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成品油配送网络
今年头9个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成品油规模配送量已达到1300多万吨。8月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领导到运输公司北京调度中心调研观摩时,对这个公司的成品油配送规范管理给予了“国内领先”的高度评价。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石油的成品油配送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由最初的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开始走上规范运作、品牌经营之路。
资源整合,凝聚竞争优势
市场挑战和政策支持是引发成品油配送机制改革的动力所在。多年来,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所属的各地区石油销售公司一直是自营成品油配送,就连省市公司下面的二级公司都有自己的油品配送车辆,往往是自有车、集资车、挂靠车、社会车一起上。这种松散的、非专业化的、自营式的配送模式既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危险品安全运输埋下了隐患。面对多元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如何从改革成品油运输配送体制入手,重组运输资源、再造配送流程,积极探索建立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成品油配送体系成为中国石油各销售企业首选的改革主题。
2003年,中国石油各销售企业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公司的支持下,率先开始探索重组配送机制,推进成品油第三方配送。与此同时,拥有运输设备和管理优势的中国石油运输公司也在2003年进入中国石油区外销售配送市场,在湖南、湖北为华中销售公司提供成品油配送服务,探索总结了第三方承运的成功经验。2004年,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公司与中国石油运输公司签署了成品油第三方承运框架协议,拉开了重组配送、推动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序幕。
2004年,中国石油运输公司与新疆销售公司首家签订第三方承运配送协议,携手从成品油二次配送的运输优化、调度优化、管理优化入手,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二次配送信息网络和卫星定位车辆管理系统,并将500多辆配送车采取资产收购、挂靠管理等方式全部划归中国石油运输公司管理。2004年12月,华北销售公司与运输公司签订了北京地区成品油第三方承运合同和承运服务QHSE合同;到2005年底,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已与华东销售、华南销售等中国石油全部区外销售公司签订了配送协议,同时与吉林销售、内蒙古销售等区内公司签订了配送合同,到2006年9月,运输公司成品油配送车辆已达3800多辆。
配送资源与运输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中国石油运输公司与各地区石油销售公司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良好态势。销售公司把建立健全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作为保障油品资源稳定供应、减少商流环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赢利能力的有效手段;运输公司积极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借力高科技,对配送车辆进行信息化物流管理,为销售公司提供了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的配送服务。市场优势与专业管理优势的有机结合,凝聚和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科技兴“安”,发挥管理优势
经过探索与实践,中国石油各销售公司和中国石油运输公司积极推进成品油配送第三方承运、全力集聚竞争优势的思路框架日见明晰:以“共举一面旗、同唱一首歌”为着力点,从创造特色、打造品牌入手,对公路配送、市场管理进行“六个统一”,全面推行“六化管理”;全力打造“信息灵、反应快、服务佳、安全高效”的成品油销售配送体系。
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发挥专业设备优势,坚持用高端技术、信息化管理为第三方配送保驾护航。这个公司投入资金,建立完善卫星定位车辆管理系统,先后开发了对车辆行驶进行实时限速监控、偏移路线预警、疲劳驾驶预警、危险路段提示、紧急情况报警、求助信息发送等安全管理功能软件,建立了监控面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在全国地域分布最广、监控运行车辆最多、管理流程最健全的车辆GPS管理网络体系。公司还率先在国内购置了按欧洲标准设计、具有事故防范应急保护成套技术的各类油罐车。通过配置这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安全运输管理技术产品,有效拓展了油品安全运输管理的范围,规范了司机的驾驶行为,堵住了运输途中的管理漏洞,增强了营运途中的安全系数,为各销售公司提供了优质高标准的服务。
从创新管理机制入手,通过建章立制,实施规范管理、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层次,也是运输公司积极打造安全高效成品油销售配送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这个公司以建章立制为突破口,努力夯实管理基础。公司以推行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军事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六化”管理为核心,制定推行了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岗位工作、基础管理、配送环境、员工形象等10项管理标准,强化了基础管理,把精细管理落实到了车头、人头,确保了各项管理工作的优质高效,实现了配送规范按“规定动作”运行,管理效果用数据说话的硬考核。
高效服务,打造品牌优势
面对中国石油“成品油第三方配送机制已经形成、开始走向规范运作、品牌经营之路的重要时刻”,石油运输人信心十足。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刘志对记者说,公司领导班子提出了“十一五”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跨国运输企业”的发展战略,公司努力依托“中国石油”的品牌优势,制定多项措施,全力打造“诚实守信、安全高效、优质服务”的“中国石油运输”强势品牌形象。
近年来,运输公司在加强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强企、品牌服务、品牌管理、品牌发展战略。这个公司从创造特色,锻造品牌入手,在运输营运机制、管理职能、配送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自主创新,努力塑造中国石油国内一流运输物流企业的品牌形象。
管理方式创新,打造安全高效的品牌形象。为了优化配送线路,降低配送成本,实现高效配送,公司在制定成品油配送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网络信息管理,一是对配送车辆重新整合,实行统一调配,提高了油品配送的保障能力;二是运用信息管理手段,将各地区加油站的配送线路绘制成地图,分解配送过程,对每一段线路都规定了配送时间、技术操作要领、配送成本等,实行按“规定动作”定量考核,确保安全、高效、低耗。强有力的措施,实现了公司配送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承诺,促使车辆运行效率大幅提高。
营运机制创新,打造诚信守时的品牌形象。这个公司严格履行“诚信守时、方便快捷、服务一流、确保安全”的服务承诺,积极开展服务质量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改进提高配送服务质量,促使服务满意率不断攀升。公司通过开展创建“星级配送中心”和争当“星级配送员工”活动,积极发掘星级服务的品牌效应,促进优质服务在员工中内固于心、外化于行。
服务内容创新,打造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为了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这个公司制定了配送服务质量标准,其中包括配送的时效性、油品安全性、货损货差率、车辆管体排查、协调机制、服务态度、质量回访等7项内容,按标准考核兑现。公司进一步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先后建立了《货损货差台账》、《服务质量回访档案》、《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等制度,基本实现了服务标准化,质量考核科学化。强有力的品牌建设,大大提高了中国石油在成品油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号召力,为打造“中国石油运输”强势品牌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香港、台湾与长三角地区联手打造国际物流平台
新华社讯(记者章苒)长江三角洲各物流协会10月17日与香港和台湾物流协会签订了物流合作框架协议,承诺在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撤除物流运营地区障碍,整合各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联手打造国际物流平台。
目前,海峡两岸尚未实现直接“三通”,台湾与大陆的人员、商品往来还需通过香港或澳门中转,造成了额外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随着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经贸往来的迅速发展,建设通畅高效的物流业是大势所趋。
根据协议,浙江、江苏、上海、香港和台湾物流协会下属的企业将在物流技术、信息化建设、物流理论研究、协作投资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各方承诺,在法律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消除限制物流运营的地区障碍,推行物流业流通标准和认证标准的互认,互相认同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鉴定结果,促进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商品进一步自由流通。各方协会还承诺联手组织招商会、展览会,联合举办商务培训,支持区域间企业开展合作。
中国石油成品油配送大事记
●2003年,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在湖南、湖北为华中销售公司提供成品油配送服务,探索总结了成品油第三方承运的成功经验。
●2004年,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公司与中国石油运输公司签订了成品油第三方承运框架协议,拉开了重组配送、推动第三方承运的序幕。
●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成品油配送量已达到1300多万吨,成品油配送车辆已达3800多辆。截至目前,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已在31个省市自治区注册成立了分公司,在2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成品油配送业务。(编辑整理)
物流管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管理就是通过采购、仓储、运输、销售、配送等活动,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以此衔接社会生产的各环节,从而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物流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表现为物质资料的流入、转化、流出等活动。如果某一环节不能及时获取所需物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将被中断。其次,物流管理决定着企业的销售情况与市场份额。企业能以何种价格提供多少品种和数量的物质产品,决定了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这一能力正是决定企业销售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所在。此外,物流管理水平将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一方面,物资购销水平决定着企业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运输仓储装卸等过程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费用。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初,企业主要把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作为提高利润的手段,它们被称做第一利润源泉。当人工和材料价格降低到一定限度时,企业又将注意力转到扩大产品销售上,这种途径被称为第二利润源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终究有限,于是企业开始注意降低在成本中占据相当比例的物流费用,因此在西方,物流管理被形象地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