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市场 » 中国石油市场 » 正文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作用日渐显现

日期:2009-10-27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厉华

国际石油网

2009
10/27
12:0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成品油定价机制 成品油价格

    10月22日,国际油价一度突破了80美元/桶的关口。自9月30日,即我国最近一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以来,国际油价大踏步从66美元/桶轻松跨过70、75、80美元/桶3个关口。根据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业界纷纷预测在这个调价窗口期(10月29日)来临时,国内汽柴油价恐怕将大幅上涨。而在这之前,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历了7次调整。

    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已渐成常态

    国际原油价格2008年初“破百”后一路走高,到当年7月中旬冲破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此后,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油价大幅回落,于今年初跌至每桶30多美元的低位。近期,国际油价再度出现大涨态势,仅5月份单月就上涨了30%,与年初低位相比,几乎又翻了一番。

  与国际油价的“过山车”走势相比,国内成品油价格却画出了一条相对平滑的梯形路线。为减轻国际油价上涨给下游用油行业和群体的负担,国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去年6月20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1000元前,国际油价冲高至每桶130美元,国内成品油价仅相当于国际油价每桶68美元。此后,相对应于国际油价每桶83.5美元的价位,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去年6月20日至12月19日期间再度画出一条直线,而期间国际油价冲高到每桶147美元后大幅回落至每桶40美元。直至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启动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小幅震荡中,渐渐与国际油价走势趋同。

    2009年8月25日,北京的各加油站又迎来了繁忙的一天,因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通知》(下简称《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办法》),汽油的价格又到了调整的“时间窗口”:在过去的连续22个工作日中,国际原油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10%,因此,汽油价格将再一次调高被所有车主所预期。但8月26日,汽油价格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所预料的变动。直到9月2日,国家发改委才对汽油、柴油价格进行了调整,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六次调整。

    现在普通车主都可大致做出汽油价格调整的预测,他们所根据的就是《通知》。9月2日,汽油、柴油的调价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这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的时间问题,油价上涨是人们能够预料到的。

    在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通知》中公布了新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连续22个工作日(1个月)内,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提高;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降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降低。

    自今年年初实行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以来,根据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调整了七次:四涨三降。但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幅度和原油价格的变化幅度并不完全一致,价格调整的时间也不是严格的22个工作日。自9月3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下调19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约分别降低0.14元和0.16元。这是今年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的第七次调整。

    随着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形成和改革的推进,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市场进一步接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油价调整也越来越常态化。在形容油价调整时,发改委相关人士称可能会像市场菜价变化一样。

    定价机制改革平稳过渡

    在2008年底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之前,“燃油税”这个词早就为人们所熟知,虽然在我国她是一个并不存在的税种,但她对我国经济、社会所起的作用,对各行各业及人们的影响多年来被广泛的讨论。

    我国石油资源缺乏,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需求迅速增长,国内石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2亿吨左右,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51.3%,而且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还在逐年上升。如果不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理顺国内石油价格关系,就难以有效地利用国际石油资源,难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石油在《200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在新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实施之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油价没有完全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以价格调控和大量补贴所维持的国内低油价不利于石油资源的节约使用;二是定价水平无法及时反映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价格调整滞后;三是价格信号不明显;四是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

    业内人士基本达成共识,燃油税的作用利大于弊,成品油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但就是这个被人们广泛讨论并多次认为即将出台的燃油税将迟迟没有露面。学术界一些人士认为我国丧失了多次极佳的出台机会,甚至被诟病为间接地鼓励多用车和用大排量车。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这一问题更显突出。

    燃油税的出台涉及到了多个部门的利益,是一场复杂的博弈。同时,燃油税的出台会增加企业和个人费用的支出,如果贸然实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从最高的147美元一路下跌,并于下半年一直维持在较低的价位。这给成品油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也选择这一时机正式登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国家此次抓住机遇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和价格调整,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与国际市场的间接接轨,是“历史留给中国的最好机遇”。

    《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新的价格机制中用消费税取代了呼声极高的“燃油税”,新的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在原消费税的基础上,汽油每升提高了0. 8元,柴油每升提高了0. 7元。同时,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6项收费得到了取消,并将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收费。

    由于成品油价格未随消费税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这次价格改革出奇的平静。

    至于消费税取代燃油税的优点,中科院财贸所税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由于不涉及新设税种,所以不会增加征管成本。

    成品油消费税的调整充分发挥了价格和税收的杠杆作用,将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优化经济结构。

    同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中将原来汽、柴油实行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和最高批发价格,不再设定价格下限,其目的是为了鼓励经营者之间开展价格竞争,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成品油定价机制作用日益显现

    新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实施已经历经10个月,政策的作用也逐渐得以显现。

    近年来,中国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突出,炼油企业亏损严重。由于自去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触底反弹后,虽然几经波动,但大的趋势是在不断上涨。根据新的政策,成品油的价格也先后上涨了四次。这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炼油企业的利润,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得到了保障。中石化2009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三百三十。

    炼油企业的利润得到了保证,那么消费者是否为此加大了消费成本呢?

    2009年9月初的成品油调价与前几次比较,标志性意义显得更为特殊。因为这次调价后汽油价格比去年6月20日成品油调价后的历史最高价位每吨还要高出70元左右。但对于用户,他们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历史最高。因为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前,汽油用户不仅要负担油价,同时要缴纳公路养路费等收费;改革后则不再收取公路养路费等费用,用户只需负担油价。因此,虽然汽油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的历史最高位,但汽油用户的实际负担并不是历史最高。

    第六次调价后,发改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以北京私家车主为例对消费者的支出进行了说明:改革前北京93号汽油零售价的历史最高价位为每升6.37元,按私家车主每月耗油120升左右,同时需缴纳110元的公路养路费测算,车主每月实际负担为870元左右;调价后,北京93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每升6.43元,车主不需要缴纳公路养路费,每月实际负担为770元左右,负担减少了100元左右。

    实际上与飘升的国际油价相比较,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要温和得多。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表示,从2月12日至8月24日,WTI原油价格涨到了每桶逾74美元,翻了一番还多。而经过四升两降,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仅1230和1100元,涨幅均在两成二左右。国内油价相当于每桶63美元左右,比国际市场原油近期平均价格每桶大概要低8美元。

    为了减少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今年1月份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还制定了新的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规定油价补贴随成品油价格的浮动而调整,中央财政负担的油价补贴按年据实结算。

    应该说,节能减排是此次成品油价格机制制订的主要目标。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0%,同时中国石油利用效率低、单位能耗水平高、浪费现象严重。为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抑制燃油的不

    合理消费、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长期任务。要想推动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是利用价格杠杆刺激消费者采取措施节能,而这种刺激必须是持续的。

    新的价格机制充分体现了多用油,多缴税;少用油,少缴税原则,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改革,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变得更加合理,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挂得更紧,不仅对节能减排大有好处,也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认为,从长期看,消费者多用油多交税,少用油少交税,对实现节能减排、合理用油、发展高效汽车和促进交通模式转变有着积极作用。

    伴随着国际油价反弹,上涨是今年成品油油价调整的基本趋势。同时,国内成品油市场也随着油价的上涨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的价格机制对成品油消费和节能减排的影响。

    在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情况下,国内汽柴油价格即将上调成为业界共识。业界普遍认为,这次涨价幅度恐将超过以往历次,上调幅度在400元/吨至500元/吨之间。

  根据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便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国际油价涨幅早已超过4%,本次的调价窗口期为10月29日。看来成品油提价在所难免。.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解释,国内油价调整的依据是国际油价的变动,之所以提工作日的说法,是因为国际油价在非工作日没有报价,所以可以推断国庆假期是算在工作日之内的。照此推断,此次调价窗口期应该是在10月29日。据董秀成判断,在国际油价轻松突破75美元/桶,并攀升到80美元/桶后,近期会在80美元/桶附近震荡,不会重返75美元/桶,若果真如此,国内油价铁定要调。

  至于调价幅度,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分析,调整幅度会大于以往,预计此次上调幅度在400元/吨至500元/吨之间。照此计算,每升汽油将涨0.3元左右。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