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分析:中国石油进口和石油消费持续增长

日期:2010-02-17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钱伯章

国际石油网

2010
02/17
04: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石油进口 石油消费

1. 原油生产呈下降态势

    因国内石油市场相对疲软,2009年原油生产受到影响,特别是前期。全年国内原油产量18949.0万吨,同比下降0.4%,相对于2004~2008年2.3%的年均增速而言,原油生产明显减缓。

   不过,2009年,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继续实现稳产高产。截至12月31日,大庆油田全年生产原油4000.0299万吨,生产天然气30.0398亿立方米。2009年,大庆油田合理组织生产运行,开发保持良好态势。三次采油量继续保持1000万吨以上,外围油田产油超过600万吨。同时,通过实施“一井一法、一区一策”的精细开采方法,油田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在资源勘探方面,大庆油田加强松辽盆地精细勘探和效益勘探,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亿吨以上;加强天然气勘探和外围油气田勘探,在大三江地区虎林盆地等地找到了低产油流和浅层气、煤层气、砂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并展示了良好的开发前景。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内陆油田,1959年发现至今累计生产原油超过20亿吨,占同期中国原油总产量的40%左右。

   胜利油田在前30年内生产原油超过8.05亿吨,占这一期间内中国陆上原油总产量超过20%。

   胜利油田2009年生产原油2791万吨,连续10年保持稳定增长,连续13年保持储采平衡。原油产量持续保持稳中有升,对于已经开发了45年的胜利油田来说,实属不易。胜利油田百万吨产能投资降低0.19亿元,万米进尺建产能提高0.05万吨,开发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2009年,围绕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和复杂油藏开发技术攻关配套,胜利油田重点组织开展了十大先导试验,收到明显效果。成熟适用技术规模化应用取得可喜成绩。水平井采油已形成近300万吨的年产油能力。三次采油方面,化学驱项目年增油稳定在160万吨以上。目前,胜利油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3%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90%以上,每年科技增油逾300万吨。海上及难动用储量成为胜利油田重要的产量增长点。2009年,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产量达385万吨,稠油产量达3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万吨和32万吨;海上原油生产继续呈现增长态势,2009年产油238万吨,连续6年保持上产势头。

   截至2009年12月下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PetroChina)麾下的长庆油田的油气产量超过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麾下的胜利油田,成为了中国国内的第2大油田。截止到12月19日,长庆油田的油气产量达到了3000万吨油当量,2009年年底这个数字达到创纪录的3100万吨油当量。其中一半的产量是天然气,长庆油田已具备年产2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能力。长庆油田2009年的油气产量将比2008年的2520万吨油当量提高23%。

   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跌宕起伏。2009年塔里木油田仍然产油554万吨、产天然气181亿立方米,比2008年多产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继续保持2000万吨水平,稳坐全国陆上第四大油田宝座。除了油气生产取得好成绩外,油田勘探也喜获丰收。2009年通过中石油集团公司储委会验收,塔里木油气三级储量当量达到4.97亿吨,创历史新高。这是连续4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三级储量超过4亿吨。4年前,油田油气三级储量首次突破4亿吨,达4.29亿吨,标志着塔里木油气勘探迈上良性循环之路。从此以后,油田不断探寻高品质、大规模的油气资源,连续多年实现油气勘探重大突破。2008年塔里木油田在库车地区发现两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且手握克拉苏大气田万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资源;塔中碳酸盐岩立体勘探和轮南-英买力多目的层勘探也取得重大进展。经过近一年研究和勘探部署,油田向集团公司储委会提交了库车、塔北和塔中三大区块的勘探成果。通过验收获取的三级储量为: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961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65亿立方米;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0798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290亿立方米;新增预测石油地质储量7363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514亿立方米。油气三级储量当量达到4.97亿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整装性和规模性发现,是2009年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其中,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是10年来发现的最大整装规模性油气田。2009年,库车地区大北气田评价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塔中北区域有10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找到塔中奥陶系主力含油气层;通过对大北3口探井的解释分析,使克拉苏万亿立方米大气田资源日渐明朗。5年来,通过实施"油气并重"战略,组织科研力量持续攻关,塔里木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盆地逐步形成了库车-塔北、塔中北坡、塔西南三个天然气富集区带,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特别是近3年来,库车天然气勘探连续获得重大发现,为西气东输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中国石化第二大油田——新疆塔河油田宣布,2009年该油田累计生产原油660万吨,生产天然气13.5亿立方米。据塔河油田介绍,2009年原油产量较前年的600万吨增长60万吨,除原油产量稳步增长之外,该油田2009年天然气产量也较前年的12亿立方米,增长1.5亿立方米。2009年塔河油田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获得新突破,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84.24亿立方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该集团公司已将西部地区作为发展重点。新疆塔河油田位于资源富集的塔里木盆地北缘,近年来油气产量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油气当量将达1000万吨。

   2. 原油和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共计进口原油90,766,627吨,同比增长0.26%,位居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前十大来源国分别是:沙持(18,140,000吨,同比增加11.36%)、伊朗(13,116,678吨,同比增长21.89%)、安哥拉(12,339,247吨,同比下降26.39%)、俄罗斯(7,606,406吨,同比增加21.34%)、阿曼(6,557,309吨,同比下降7.43%)、苏丹(5,961,664吨,同比增加11.18%)、科威特(4,056,446吨,同比增加95.09%)、刚果(2,640,587吨,同比增长12.28%)、哈萨克斯坦(2,478,064吨,同比下降8.23%)、利比亚(2,328,696吨,同比下降2.82%)。

   2009年1~7月中国总共进口原油1.10397346亿吨,比2008年同期的1.04325546亿吨进口量增加了5.82%。2009年前7个月成为中国原油10大进口国的国家及其供应量见表1。

表1.   2009年前7个月中国原油10大进口国

   中国国家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中国共计进口原油1934万吨,环比增长12.42%,同比增长19.72%。10月份中国十大原油来源国排名分别如下:安哥拉(382.5万吨,环比增长31.91%,同比增长53.02%)、沙特(381.6万吨,环比增长3.81%,同比增长1.12%)、伊朗(164.6万吨,环比增长27%,同比下降6.43%)、俄罗斯(122.8万吨,环比下降18.5%,同比增长32.43%)、苏丹(121.1万吨,环比增长44.64%,同比增长76.08%)、阿曼(84.9万吨,环比增长107.94%,同比下降45.42%)、伊拉克(82.9万吨,环比增长2.26%,同比增长291.1%)、巴西(76.9万吨,环比增长15.63%,同比增长94.95%)、利比亚(66.1万吨,环比下降18.09%,同比增长227.22%)、委内瑞拉(63.9万吨,环比下降22.17%,同比增长59.76%)。

   据伊朗石油部统计,伊朗2009年10月成为了中国第三大石油供应国,伊朗在10月份总共向中国出口了164.6万吨石油。据称,安哥拉和沙特阿拉伯在10月份分别向中国出口了382.5万吨石油和381.6万吨石油,成为中国最大和第二大石油应国。中国在10月份进口了1930万吨石油,这个数字比上年同期的统计数字增加了20%。中国在2007年进口了1.65亿吨原油,比2008年的进口量数字多9.4%,在这个数字中有2021.5713万吨石油是由伊朗提供的。

   受国内石油需求走势影响,2009年石油进口量也是先降后升,起伏较大。2月份石油净进口量只有1347万吨,为2007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比降幅也扩大到15.5%。3月份开始,随着石油需求的回升,石油进口量大幅反弹,当月石油净进口量回升至1821.5万吨,比2月增加474.5万吨,创月环比历史最大增量,同比降幅也收窄至5.2%。4月份石油净进口量同比增长9.8%。到7月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149.1万吨的历史高点,同比大幅增长28.3%。

   就2009年全年而言,石油进口量继续增加,但增速趋缓。在国内原油生产下降,石油需求继续增长,一些库容、管道以及炼化装置投产增加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全年石油进口量25199万吨,同比增长12.2%;出口量3310.6万吨,同比增长38.6%;净进口21888.5万吨,同比增长9.1%,增速比2008年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进口量20379万吨,同比增长13.9%;出口量516.9万吨,同比增长38.5%;净进口19862.0万吨,同比增长13.4%,增速比2008年加快2.2个百分点。2003~2009年中国原油和石油净进口量情况见图1,2007~2009年中国月度石油净进口量情况见图2。


 
图1.  2003~2009年中国原油和石油净进口量情况


图2.  2007~2009年中国月度石油净进口量情况


   3. 加快开拓石油进口渠道

   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几年,石油进口量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目前在50%左右。

   此外,中国的原油进口尚未摆脱来源地过于集中,且多为政局不稳定地区的矛盾。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有54.9%来自亚洲,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有30.8%来自政局不太稳定的非洲。

   预计到2010年,中国海外业务产量将占全国油气总产量的25%以上。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称,预计2010年后,中国外资合作项目原油年生产能力将超过5,000万吨。

   未来6年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油气产量将占集团产量的一半,公司国际化战略会有更深层次的推进。其旗下子公司中国石油的海外油气当量将在2015年前翻一番以上。据介绍,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拟在2015年将现有的海外油气产量从8.7%(约1392万吨)提高到25%。此外,中国石油的母公司中石油集团还有两项计划,即天然气和原油的产量将在2015年各占50%;海外油气产量将占到集团整体油气当量的50%。这也意味着未来中石油将不断提高其海外油气产量。2008年中国石油集团的油气当量约1.98亿吨,其中天然气折合之后的当量约5970万吨原油,原油与天然气的比重约为7:3。提升海外油气产量是中石油集团的三大战略之一。

   3.1. 开拓石油进口渠道

   2009年,中国先后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厄瓜多尔等国签署“贷款换石油”等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过400亿美元。资源国获得了资金,中国也获得了稳定的能源供应。

   中国是世界第2大石油消费国,正力求使从中东进口石油实现多样化,将致力于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东非和南美进口石油。

   中国与俄罗斯于2009年2月17日签署250亿美元能源合作协议,俄罗斯国家管道建设垄断商公司Transneft将在今后20年内返回这笔贷款,而保证向中方供应石油。作为拓展能源供应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开发银行将向罗斯石油公司贷款150亿美元。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2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将在今后20年内向中国返还供应石油1500万吨油当量/年(30万桶/天)。


      中国与委内瑞拉也于2009年2月17日签署12项合作协议,并将使双方合作投资基金翻一番,达到120亿美元。中国-委内瑞拉投资基金设立于2007年,开始为60亿美元,现提高到120亿美元,中国支付80亿美元,委内瑞拉支付40亿美元。这笔资金作为组建战略联盟的一部分,委内瑞拉将在今后500年内成为向中国提供石油的合作伙伴。12项合作协议包括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将向中国的石油公司出售8万~20万桶/天石油,以支付两国开发银行之间的贷款。另一合同涉及在中国建设炼油厂以加工来自委内瑞拉奥利诺柯盆地的原油40万桶/天(2000万吨/年)。中国原从欧佩克成员国委内瑞拉进口原油约36.4万桶/天,这一数字到2009年下半年已增加到50万桶/天。

   中国与委内瑞拉于2009年4月14日又签署协议,委内瑞拉将增加向中国供应石油,增加向中国供应石油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进行投资,以便达到向中国供油的长期目标100万桶/天,双方将成立石油运输合资企业,并在中国广东省建设一座加工委内瑞拉原油、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合资的炼油厂,该炼油厂将加工2000万吨/年石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与PDVSA将各持股51%和49%。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于2009年5月13日表示,在最近几年内,委内瑞拉向中国出口原油将增加到300万桶/天。2009年委内瑞拉向中国出口原油将达到100万桶/天,目前为40万桶/天。2008年出口量为38万桶/天。

   委内瑞拉石油公司PDVSA于2009年12月29日宣布,计划从2010年开始使出口中国石油增加13万桶/天,提高到63万桶/天。

   科威特石油公司(KOC)于2009年4月7日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签署价值4.3亿美元的油气开发合同。这为期5年的合同是科威特将使其石油生产能力到2020年提高到400万桶/天的长期策略的组成部分。科威特是欧佩克第4大生产国,占全球原油储量约10%,科威特现生产石油220万桶/天。

   科威特石油公司市场部2008年10月20日曾表示,到2015年,科威特出口中国的原油将达到50万桶/天。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在中国南方的中国-科威特炼油厂项目,预计该炼油厂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桶/日。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2009年5月19日宣布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为期10年的100亿美元双边贷款协议。此次双边贷款将用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投资计划,包括从中国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融资,双方同意增加巴西到中国的原油出口量。签署的文件还包括启动一份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与中石化全资子公司联合石化亚洲公司签署的长期出口协议。协议规定2009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向中国每天出口15万桶原油,从2010起至2019年每天向中国出口20万桶原油,相当于每年1000万吨原油。

   在我国东北部,中俄原油管道历经14载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9年5月中旬开工建设。该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103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预计于2010年底投产。

   中国经济的崛起使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原油资源有限需大量进口,且大部分仍来自中东地区。该地区拥有世界近三分之二的储量和较高的储采比,未来仍然是石油增产的中心。因此,除了非洲和俄罗斯外,中东依然是今后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来源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年6月19日确认,与缅甸正式签署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谅解备忘录。该原油管道项目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多数是依靠经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进入境内,中缅原油管道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陆上通道,为我国原油进口增添了一条进口线路,有利于增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性。根据中缅双方2009年6月在京签署的《关于开发、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谅解备忘录》,项目包括起自缅甸马德岛、通过缅甸终至中国交付点的原油管道、储运设施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在缅甸马德岛建设的一个可从超大型油轮卸载原油的码头和终端及附近建设的原油储运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双方同意由中国石油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原油管道项目,管道设计能力是2200万吨/年。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落实,我国西北、西南、东北、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初步成型。图3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示意图。


 
     图3.    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示意图

   3.2. 加快收购海外石油资产及石油开发步伐

   中国一些石油公司近期正在加快收购海外石油资产及石油开发步伐。

   UOB-Kay Hian中国能源研究主管表示,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可能年增1%或2%,而需求量年增5%至6%。因此,对中国来说,在海外发现更多的石油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这就是中国的石油公司时下正在全球收购油气资产的原因。自从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2006年访问非洲7国以来,中国的能源公司先后宣布了至少向非洲的油气田投资160亿美元的计划。据悉,中国2010年通过管道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1000万吨原油。

   在加快从非洲进口石油的举措方面:

   中国的一些石油公司受到国家外汇储备第一次达到2万亿美元的鼓舞,正在加快涉足非洲石油资产的购置,对百年来主导非洲大陆矿产的一些欧洲大公司进一步构成了挑战。

   西非石油生产国赤道几内亚最近脱颖而出,该国Sao Tome e Principe公司首次开放其专属经济区,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石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均捷足先登进入该国,这个前葡属国家依赖于国外资助和可可粉出口,拥有石油储量约40亿桶。

   另外,中石油在苏丹拥有油田主要股份,在Greater Nile石油作业公司中持股40%,Greater Nile石油作业公司控制着Heglig和Unity油田,这是苏丹石油生产的重心。中石油预计,2010年苏丹生产石油将近60万桶/天。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CNPC)在苏丹、乍得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发现了石油以后,该公司预计今后在海外将获得更多的重要能源发现。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加的需求,中石油在2008年增加了海外油田的石油产量,其中包括苏丹和厄瓜多尔的项目。中石油预计其海外石油产量在2020年前将能与国内的石油产量相匹敌。

   中石油是进入非洲的第一家中国公司,而其他两家石油公司: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已进入。其中,这些公司的非洲石油产量占到中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量的30%。

   中石化在安哥拉拥有规模资产,是主要的生产商之一。中石化在刚果(布)、加蓬、苏丹和阿尔及利亚也持有股份。2009年6月26日,在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生产商Addax石油公司后,中石化在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加蓬(仍主要由法国控制)取得了第一个立足点(长期以来被欧美石油公司所控到)。

   中海油在西非也有大的发展计划,西非几内亚湾是世界上三大重要的石油深水区之一。在今后十年内,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快速发展预计将使石油生产大大增长。中海油在最贫穷的非洲国家之一赤道几内亚拥有海上特许权。中海油正在非洲进行区域性作业,已收购了尼日利亚大型Akpo油田和赤道几内亚Rio Muni海上油田的一些钻探区块。

   作为中国第3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CNOOC)2009年9月下旬表示愿意与加纳国家石油公司(GNPC)加强在油气生产作业和产能上的合作。中海油还决定延长该公司向加纳国家石油公司提供的财政和技术援助,中海油将在开发加纳正在逐步形成的油气工业中起到预期的重要作用。中海油表示,加纳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蕴藏量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准备帮助加纳开发这种潜力好资源来造福于加纳人民。中海油公司将把加纳建成一个重要的能源中心。中海油目前在全球11个国家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作业。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于2009年7月17日与中方两家石油公司签约,将其在安哥拉32区块石油专营权的20%股份出让给中海油和中石化。马拉松石油公司在该区块持股30%,以总价13亿美元出让给两家中国石油公司20%股份后,将持股10%。2009年第二季度,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购买了中东、西非等的上游资产价值146亿美元。不容置疑,购买安哥拉32区块将可带来收效,该深水区块已有12个石油发现:Gindungo, Canela, Cola, Gengibre, Mostarda, Salsa, Caril, Manjericao, Louro,Cominhos, Colorau和Alho。中方合作伙伴已计划在该区块东南部首先进行石油开发。32区块作者业为法国道达尔公司,该公司持股30%,其他持股者为:Sonangol公司 (20%), 埃克森美孚公司(15%)和葡萄牙Petrogal公司 (5%)。

   在南美和拉美:

   目前,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已成为中国三个主要的石油进口地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将着眼于其他地区如南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中石油)于2009年7月17日与南美厄瓜多尔签约进口石油合同,将在两年内购买9.6万桶/天石油,使中国进口油源实现多样化,以保证可持续的供应。中石油同意于2009年8月支付给厄瓜多尔10亿美元以便从该国进口原油,厄瓜多尔石油公司(Petroecuador)将履约这一合同,按照这一合同,中国将在2年内进口数百万桶石油。厄瓜多尔是欧佩克最小的生产成员国,生产原油50万桶/天。

   中石油自2003年起涉足厄瓜多尔,现在厄瓜多尔有二个作业项目,中石油也提供油田服务。2003年,中石油进入厄瓜多尔石油公司(Petroecuador)位于该国东部的一个石油区块,并在该区块开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中石油与中石化联合购买Encana公司在厄瓜多尔的油气资产,并建立了Andes石油厄瓜多尔公司,中石油持股55%。

   南美厄瓜多尔与中国于2009年11月27日宣布在厄瓜多尔组建石油合资企业以开石油区块,厄瓜多尔已确认探明储量为1.2亿桶。厄瓜多尔非再生自然资源部长赫马尼科(Germanico Pinto)表示,厄瓜多尔国有石油公司Petroecuador与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新公司将寻求投资10亿美元,以探索和利用该国东部42区块。Petroecuador与中国石化在合资企业中分别持股60%和40%。厄瓜多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最小生产国成员,生产50万桶/天原油。厄瓜多尔已成为对能源如饥似渴的亚洲的投资热点。一些公司如Andes Petroleumy Petroriental公司已吸引了中国资本,中石油为此签署了为期2年的原油供应合同。42区块地区位于东部帕斯塔萨(Pastaza)省,包括两个油田,总探明储量为1.201亿桶重质原油。厄瓜多尔和中国签署的三项合作协议,总价值达4.42亿美元。2008年两国之间的贸易已达到2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

   委内瑞拉是欧佩克成员和拉美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与中国于2009年9月16日签署钻采富油的委内瑞拉奥利诺柯盆地重油带开发合同,中国将在今后3年内投资16亿美元。中方将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PDVSA组建合资企业,以便生产45万桶/天超重质原油。

   按照与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PDVSA于2009年12月签署的开发合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石油)将开发奥利诺柯重油带另一石油区块,可望最终生产40万桶/天石油。中石油也与委内瑞拉合作将建设一座炼油厂,将加工两国合资石油企业提供的原油。

   在土库曼斯坦:

   2009年12月29日,来自中国、韩国和阿联酋的公司赢得了土库曼斯坦南伊洛坦气田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达100亿美元。总部设在阿联酋的海湾油气公司(Gulf Oiland Gaz FZE)将获准勘探并修建地下基础设施,每年可开采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总价约11.5亿美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获得的一份类似合同,金额达30亿美元,每年最多可开采100亿立方米天然气。据测算,南伊洛坦气田的总储量在4万亿~14万亿立方米之间。

   在伊拉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27日宣布,以中国石油为首,包括道达尔勘探生产伊拉克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在内的联合作业体与伊拉克签署为期20年的《哈法亚油田开发生产服务合同》。根据该合同,中国石油担任作业者,中国石油、道达尔、马来西亚石油和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将分别拥有37.5%、18.75%、18.75%和25%的权益。哈法亚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据,哈法亚油田可采储量约为41亿桶,目前日产量为3100桶。以中国石油为首的联合作业体承诺将哈法亚油田日产量提高到53.5万桶。生产服务合同是国际石油合作的一种模式,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目标,根据油田增产量的多少收取服务费。中国石油、道达尔和马来西亚石油于2009年年底在伊拉克政府第二轮油田对外招标中联合中标哈法亚油田。根据此前草签的协议,此次联合体将获得每桶1.4美元的服务费回报。每桶1.4美元的服务费盈利率虽然不算高,但作为主要作业者,在生产服务合同执行过程中,中国石油可通过引入自己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整体现金流和整体效益。

   2009年11月25日,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表示,该公司在苏丹、乍得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的石油区块里先后获得了重要的石油发现。中石油在位于乍得H区块的Prosopis C-2井以及Baobab S区块的Baobob S-2井中均获得了重要的石油发现,试油结果显示这两口发现井均获得了“高产油流”。中石油在位于苏丹1/2/4区块的Azraq C-1井内也获得了重要石油发现,试油结果证实此发现井同样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油流”。中石油还在哈萨克斯坦CT-38勘探井中获得了石油发现,试油结果表明此发现井具有“高产油流”。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宣布,2009年海外油气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油气产量超越7000万吨大关。这一产量大约相当于2009年我国对外进口原油总量的37%。在2009年的海外油气产量中,中石油尼罗河公司贡献最大,原油作业产量达到2600万吨以上。特别是苏丹3/7区项目达到年15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成为中石油海外增产最具潜力的一个项目。位居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公司则位居第二,原油作业产量达到1857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54.7亿立方米。中石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分布在全球29个国家的81个油气项目,累计完成原油作业产量6962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82亿立方米。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42万吨和14.6亿立方米。此外,公司海外油气管道共输送原油3924.9万吨,比上年增加257.9万吨。

   中石油2009年海外原油加工量为1006万吨,同比增长9.6%。2009年通过海外输油管道输送原油3925万吨,较之前一年增长7%。2009年海外原油作业产量6962万吨,权益产量3433万吨,较之前一年分别增长12%和12.5%。2009年海外天然气作业产量82亿立方米,较之前一年增长22%,权益产量55.1亿立方米,较之前一年增长20%。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近年来海外油气产量也在快速增长中。截至2009年公司已经在海外18个国家拥有47个项目。从2004到2008年间,公司海外权益油产量从20.5万吨跃升至901万吨。2009年,公司海外油气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

   4. 石油消费量超过4亿吨

   2009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继续增长,但增幅不是很快。国家出台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特别是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将对成品油需求产生刺激作用。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油价走低下调,成品油消费成本减轻有利于促进消费。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预计全年成品油消费增幅不会太大,特别是主要用于长途运输的柴油需求,由于其消费与经济运行景气密切相关,增幅有所放缓。

   2009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亿吨。

   在有关能源安全的思考中,需求的抑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据中国海关统计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动力的推动,2009年11月中国石油表观需求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上扬,11月石油需求上升了8.7%。这标志着连续第三个月的需求增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需求每年呈两位数速率增长。估算中国石油需求已达到11月的3367万吨(822万桶/天),而上年同期为2836万吨。表2示明2009年6~11月中国原油净进口量、生产量和表观需求量的统计。

表2.  2009年6~11月中国原油净进口量、生产量和表观需求量的统计,万吨

 

   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和供应均经历了走出低谷、逐步回升的轨迹。2月份石油需求和供应均达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3月份开始石油需求和供应均波动回升,随后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2009年中国经济先抑后扬,率先步出危机阴霾,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取得了GDP增长8.7%的不俗业绩。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密切相关,我国石油需求呈现先降后升、总体增长而增速放缓态势。全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国内原油产量+原油和全部石油产品净进口量,下同)4.08亿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3.88亿吨,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但较之2003~2008年平均7.9%的增速而言有所减缓。2004~2009年中国原油和石油表观消费量情况见图4。2007~2009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月度变化情况见图5。

 


图4  2004~2009年中国原油和石油表观消费量情况

 


 
图5  2007~2009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月度变化情况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石化)于2009年12月底表示,尽管中国表观需求量仍将增长,但预测2010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来自新建项目和扩增计划新增的炼油能力,是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

   分析认为,由于拥有私人汽车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在2015年前将增加三分之一。尽管目前的经济增长减速以及政府节约能源的努力,2009年我国石油年需求量仍将从2008年的3.87亿吨增加到4.04亿吨。中国的石油年需求量在2015年前将达到5亿至5.3亿吨,并在2020年前达到5.7亿至6.2亿吨。

   2009年中国能源蓝皮书预测,在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国内资源存在限制的共同影响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超过65%。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指出,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变。在此背景下,中国油气行业运行态势有了新的变化,供应稳步增长,需求短期放缓但长期依然看涨。

   未来两年内,中国石油供应将保持稳定进而趋缓的态势,2009年产能达到48万吨/天。从石油的生产来看,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洋油田产量仍较低,因此中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并预测,2010年和2015年中国原油产量将分别达到1 .77亿至1.98亿吨和1.82亿至2亿吨,呈缓慢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预计为1.81亿至2.01亿吨,然后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9年,我国成品油(汽、煤、柴油合计)生产量2.28亿吨,增长9.4%。

   国家能源局2010年1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07亿吨,同比增长1.4%。

   总体而言,在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国内资源存在限制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原油贸易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逾65%。

   表3列出中国石油消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的统计与预测。200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888.5万吨,石油表观消费量40837.5万吨;原油净进口量19862.0万吨,原油表观消费量38810.9万吨。2009年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1%。2009年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原油净进口对外依存度为51.2%,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6%。

表3.    中国石油消费、生产、进口和进口依存度的统计与预测,万吨

   2009年从各油品需求增长变化来看,呈现各不相同、差异较大的特点。全年成品油(汽煤柴油,下同)表观消费量2.21亿吨,同比增长2.5%。其中,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6704.9万吨、13859.8万吨和1497.0万吨,分别增长5.5%、-0.2%、17.0%。中国主要油品表观消费量增长率比较见表4。


表4  中国主要油品表观消费量增长率比较,%、万吨


   中国2005~2020年能源发展计划要求加快国内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但是中国上游部门的承受能力受到限制。中国预计其石油生产量2020年将达到2亿吨/年(400万桶/天)峰值,这远远不足预计的需求量1000万桶/天。

   2009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了3.7%。这一速度比2008年回落了1.6个百分点。中国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致使前8个月的柴油消费量负增长。同年,中国甚至成为柴油净出口国。

   尽管增速放缓,200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还是首次突破了50%,净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原油的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和前苏联地区。其中,来自中东的石油所占比例继续提高。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于2010年1月发布的预测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需求增速将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全年石油消费量将增长5%以上,达到4.27亿吨;原油进口增长9.1%,达到2.12亿吨。同时指出,预测数据成为现实的前提是,2010年中国GDP要增长百分之9%左右。(作者:国际能源网特约专家 钱伯章)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