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政策法规 » 石油政策导报 » 正文

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迎来调整完善之年

日期:2010-02-25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石油网

2010
02/25
11: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成品油定价机制

    自去年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到现在,成品油定价机制在业界基本得到认可,但也不乏导致市场投机行为和调整滞后等质疑。近日,国家发改委官员称,将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微调。在经过1年试运行后,2010年,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迎来调整完善之年。

  2009:破旧立新,试水之年

  油价倒挂、炼油企业政策性亏损,成为2008年石化行业不能不提的伤痛。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尚未同国际接轨,原油定价方式调整频率低、反应速度慢,不利于成品油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此外,由于缺乏透明调价机制指导,消费者往往对油价上涨抱以不支持和不信任态度。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酝酿已久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于2009年元旦实施。在元旦这个具有破旧立新意义的日子里,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给石化行业下游领域带来一次颇具影响的破旧立新:

  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决定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变量主要包括:原油成本、加工成本、炼油利润、22个工作日内国际原油的价格区间以及国内宏观经济情况。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公布,详述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区间、同国际油价联动的方式方法,迈出我国成品油定价走向市场、具有标志意义的一步。对此,厦门大学能源专家林伯强给予充分肯定:“成品油定价机制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终于走出去,理顺价格关系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阐述调价机制,让2009年成为油价调整最热的一年;而5升4降共9次调整,使2009年成为历年来油价调价频率最高的年份。在整年的机制运行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参与者,都在不断调整和适应新定价机制。

  4%:透明之惑,有待商榷

  新机制切实有效的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引发各方思考。其中,市场投机行为和调整滞后性成为评论焦点。

  “22日国际原油均价涨跌超4%,可相应调价”,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两个数字标签,使得成品油调价机制过于简单、透明,导致囤积居奇、大打价格战等现象在各地发生,严重损害炼油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亦不利于整个成品油市场秩序的长期稳定。

  透明的调价机制让石油公司大呼压力:每次到价格调整窗口期,价格管理部门和两大集团都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市场可以轻易计算调整幅度和方向,导致市场力量提前做出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终端销售。

  而消费者对调价机制滞后性则表现出不理解:明明国际油价在跌,为什么我国成品油价格却一路上涨?

  那么,成品油定价机制当中的4%与22个工作日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分析说:“新定价机制对国际油价波动超过4%时,是否调整国内油价有所保留,其初衷是减小国内市场波动幅度,这是新定价机制的优势所在。”

  但是,保持这一优势的前提是正确判断国际油价走势。例如,当国际油价处于下行周期时,对于国际油价短期的上涨暂不跟进。但是,因此而出现的滞后性就成为成品油价格改革过程中另一个难题。

  “如果价格调整的滞后性不消除,就会出现无风险的套利行为。当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交易商最理性的做法是尽可能增加库存,一旦国内上调价格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厚利润;反过来,当国际油价下跌时,交易商将尽可能清理库存。上述行为将干扰市场的价格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说。

  透明的定价机制所引发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4%与22个工作日的数字标签,或许值得商榷。

  2010:逐步调整,完善之年

  针对现存问题,市场普遍寄望于2010年可以对该定价机制进行调整。以模糊化来抑制市场投机行为,以更短的调整周期来提升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应变能力。

  回顾2009年的历次调价,时点后移、调价幅度低于预期,充分表明国家发改委欲将透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模糊化,以抑制市场投机因素、利于宏观调控的意图。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亦建议:“对于定价机制可以只定一个涨跌幅度,时间不一定再需要规定。”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若成品油定价公式进一步调整,可能性比较大的只有缩短22个工作日这种方式。参考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成品油定价经验,日本是两周一调,我国台湾一周一调。只有当价格变动越来越频繁,预测调价才会越来越不容易,囤油成本也会增加。这对改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提高供应能力不无裨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缩短调价周期是向市场化迈进的又一步,让国内油价同国际油价联系得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层面平衡消费者和供应方双方的利益。油价调整一方面要考虑生产成本,反映市场供求,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国际市场投机所带来的油价剧烈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

  尽管尚存争议,但处于过渡阶段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靠拢是必然趋势。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现行价格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2010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透露,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细节调整。

  对此,专家解读说,“细节调整”很可能是指《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一核心规定。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