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将面临6个方面的政策变革,从而使行业发展出现一定的变数。这6大变革具体如下:
一是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对外开放
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在加入WTO5年后,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商务部日前已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并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国的原油资源是由国家统一配置的,成品油也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集中批发。两个办法实施后,这种格局将被打破,同时允许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我国从事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从长远来看,此举有望加快推进我国石油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逐步形成油源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品牌和服务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不过,由于历经多年的积累和经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销售网络较为完善,整体优势和竞争实力十分明显,因而预计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对外开放对两大公司的影响并不大。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
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但是之后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究竟怎么改,因各方争论不休而导致一拖再拖,迟迟没有一个明确答案。预计发改委在2007年将继续推进此项改革,整体思路是成品油价改盯三地原油价格的方式,较可能的方案是以Brent、Dubai和Minas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如果此次变革得以推行,炼油行业全面亏损的状况有望彻底改变。
三是天然气价格将继续提价
与国际相比,国内天然气价格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不理性。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以年均25%的增速增长,但民用燃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7%。目前各相关部门已就国内天然气价上涨达成共识,未来预计将每年燃气价格逐步上浮5%~8%,直到大致与国际价格水平接轨为止。2005年底,我国曾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根据不同油田供气情况不同,各油气田供工业和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化肥用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00元,涨价的平均幅度在10%左右。预计新一轮的提价将会选择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涨价幅度在8%左右。天然气价格的上调将使上游供气企业受益匪浅,但对下游用气市场将面临洗牌,一些气头尿素企业等将增加相关成本。
四是全面禁止5种高毒农药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些化学农药对人类存在着'三致'(即致癌、致畸、致突变)问题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因而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的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将撤销所有含有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的制剂产品的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全面禁止这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使用。目前我国这5种高毒农药的总产量约为10万吨/年,占农药总量的20%~25%,其产值则占总产值的15%左右,约为3个亿。高毒农药的退出将给那些拥有良好营销网络的低毒农药厂商带来机遇。
五是化肥政策的改革
2007年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化肥行业改革,放开化肥分销市场、放开化肥价格、逐步取消化肥生产和流通的各项优惠政策,最终实现化肥行业完全市场化。化肥分销市场放开,行业内的洗牌不可避免,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化肥行业每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约150亿元(其中税收约45亿元,原料约10亿元、电力约45亿元、运输约50亿元),因此在国家逐渐取消相关优惠政策后,将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农民处于经济上的相对弱势,因而化肥价格的上涨不可能完全转嫁全部成本,因而预计化肥生产企业的获利空间将受到压缩,尤其是那些工艺较落后、能耗大、规模偏小的那些中小型化肥企业在竞争中处境将更加困难。不过,那些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氮肥企业将有望得到进一步壮大。此外,那些成本优势明显的大型化肥企业将获得重组并购的机遇。
六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将加快
2006年11月底,我国正式发布了《'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预计这一纲要在2007年及以后将得到更为有效的贯彻实施。
该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化工行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重点骨干企业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突破3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自行研制5~8套大型成套化工装备,精细化工产值率达到48%左右、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0%,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1.5%,并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这一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将有利于我国加快淘汰高消耗、高能耗的落后工艺和技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相信那些具备较高技术壁垒、注重技术工艺不断改进提高、倡导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将在中国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中获得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