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 恐难将息
如果单就此次事件而论,可将其视作一次海洋原油开采过程中的特大安全事故。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引发了金钱无法弥补的生态灾难。然而,着眼于美国近海油气开发的大背景时,不难发现,此次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
从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到1990年老布什总统签署行政禁采令,富含油气资源的美国近海一度被彻底冻结。究其原因,美国政府有多重考量。
首先是环保因素。1969年,美国加州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石油开采安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冻结距海岸线4.8公里至322公里的美国大陆架石油开采。这项法案随后每年都被重审并延长时效。1989年,阿拉斯加州发生一起美国历史上最严重原油泄漏事故。翌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签署行政令,将禁采区域进一步扩大,禁令有效期至2002年。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
除了表面上的环保原因,储备战略资源的目的也是促成美国政府长期封存近海油气开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油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封存本国油气资源,美国就有备无患,在战略资源的储备问题上掌握了主动权。
然而,油气开采的高额利润让这一禁令不乏争论,仅从布什家族成员在此问题上的分歧就可见一斑:尽管老布什总统曾签署了行政禁采令,但小布什总统上台后,于2008年7月解除了近海油气开采的行政禁令。随后,美国国会众参两院相继解除了相关的开采禁令。可以说,美国的近海油气开发从两年前才真正开始“大展拳脚”。
如今,奥巴马政府在此问题上进一步向前推进,于3月31日宣布扩大近海油气开采规模,对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墨西哥湾以及阿拉斯加北部多个油气田进行开发。奥巴马称,确保美国能源安全是其执政的首要目标之一,作为近期目标,美国必须开发更多的近海油气资源。他同时保证,美国将采用新技术减少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保护那些涉及旅游、环境和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地区。
政策出台未过1个月,墨西哥湾就爆出了如此严重的生产事故和环境危机,不得不让人怀疑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的可行性和政策制定过程的可信性,也进一步让人思考奥巴马急于推行能源新政的深层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进程加快,石油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话语权争夺中是一枚重要的砝码。而随着中东等富油国的民族主义保护政策和对石油输出的控制,西方石油公司被迫加大本国能源开采力度,在陆上石油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近海石油。
经济上的压力迫使美国政府妥协,如果不想将大量美元投入中东、拉美,在国际政治决策上不想受制于他们,就必须解禁并扩大近海石油开发。这样看来,奥巴马政府顶着重重压力,宣布其能源新政的举措也就不难理解。
开采海洋石油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开发项目,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生产工艺,使开发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和极大的不可预测性。以此次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为例,无论是负责区块开发的BP,还是负责作业的瑞士越洋钻探公司,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都属于国际顶级水平。即便是这样的开发商和承包商仍然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事故,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生态环境损失,海洋石油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可见一斑。
在现有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尚未满足大规模海洋勘探开发要求的时候,奥巴马就贸然解禁周边海域的石油开发,存在巨大风险。
当奥巴马政府在一片质疑声中发布新令,给石油开发商带来久违的春天的时候,他们恐怕不会想到,乍暖还寒时,让人难以将息。
哭泣海鸟 因何哀鸣
谁都不会想到,因缺乏完善的应急机制,这样一场生态浩劫最初并未得到足够重视。4月20日漏油事件发生时,相关方面反应迟缓。直至4月28日新的漏油点被发现,油井日漏油量从先前估计的1000桶上升到5000桶时,人们才从海鸟哀鸣声中听到了灾难迫近的脚步声。
4月29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此次漏油危机列为国家级灾害,他强调美国政府会不惜动用包括军队在内的一切力量来消除此次灾难带来的恶果。5月3日,BP承诺将负担“所有必要和适当的清洁费用”。
为了控制原油向美国近海岸逼近,美国政府多管齐下严防死控:大量清污船已经启动,一道道充气式的黄色栅栏已经在沿岸布控;从4月28日起,政府开始使用火烧的方法,但是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该方法收效甚微;美国社会各界也已经搜集了大量的毛发等用来吸收泄漏原油的物品。墨西哥湾上空,回荡着海鸟的哀鸣……
从事故发生至今,作为区域开发商的BP已采取了一系列亡羊补牢的措施:5月8日,他们利用无人潜水车,将特别定制的近100吨重、4层楼高的钢筋水泥罩,送入海底,但以失败告终;5月10日,BP宣布,改用一个体积较小,被称作“大礼帽”的新型设备帮助堵漏,亦以失败告终;5月14日,BP通过遥控深海机器人,试图将一个“虹吸管式”的设备放置到海底漏油点断裂的管道中,希望能堵住漏油点,并把不断漏出的原油“吸”到海面的船上。但这个方法仅仅开始了一天时间,就遇到了问题,工作人员必须重新组装这一设备,并重新将其沉入海中。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截至5月15日,深水地平线平台漏油总量已达到10万桶,经济和环境损失不可估量。而面对仍在不断泄漏的原油,究竟要花多少钱才能将其完全清理,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
谁能想到,具有丰富海洋石油开发经验的BP竟会身陷深海。在其欧洲北海油田的成功案例被业界当做典范而津津乐道的时候,墨西哥湾的特大事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由国际石油开发巨头们所创造的奇迹。
在此次发生事故的深水地平线平台附近,就有一个由BP创造的奇迹工程——雷马钻井平台。在介绍这个价值5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的时候,BP这样写道:“关于雷马所有的东西,都已达到或超越近海石油钻探业的经验极限。”
率先在北海地区进行深水钻探的BP,将自己视为最出类拔萃的勘探家:深水钻探在其优先任务清单上始终排名第一位;截至2015年,42个规划新项目有11个在墨西哥湾地区;2009年夏天,BP在台伯河油田钻了一口水深1万英尺的油井。
不断追求深水钻探,绝非仅仅出于对技术的追求。自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大型石油公司无缘中东油气勘探之后,他们就开始在环境空前恶劣的区域开采石油与天然气,石油巨头的钻头越钻越深,深水钻探技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水深1万英尺处所带来的巨大技术挑战,比如救险井、减压井的钻探、深海条件下的机器堵漏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警示
假如依旧以惯性思维把此次事故当做个案来解读,我们会得到监管不力、应急体系、堵漏技术等等司空见惯的理由。然而,如果放眼全球,我们将会发现,能源安全事故正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
当地时间3月28日14时,中国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地时间5月2日,中国山东东营至黄岛原油管道复线因受损破裂,喷出数十米高的油柱;当地时间5月8日20时,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处煤矿矿井发生爆炸;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当地时间5月13日,委内瑞拉一座海上天然气钻井平台沉没……
或天灾、或人祸,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能源安全事故在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当我们把一系列的个案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它们共同凸显出的是全球能源竞争背后的经济驱动和不能承受其重的脆弱环境。
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油、气、煤为主的化石能源,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高度稀缺资源。不仅蕴藏总量难以维持人类的长期发展,分布结构也极不均衡,生产和消费也极不对称。与此同时,从需求上看,随着经济的增长,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总体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各主要能源消费国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加强对海外全球能源矿藏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同时开发国内化石能源,以缓解海外扩张带来的巨大国际压力。
在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之前,奥巴马政府对近海油气开发的进一步放行,其意图便在于逐步减少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以便更好地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为从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撤兵做准备。饱受能源压力的绝不仅仅是美国,澳大利亚原油、化工产品和液化石油气的贸易赤字已达到160亿澳元,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至300亿澳元。庞大的赤字促使澳大利亚政府在当地时间5月17日,宣布2010年远洋石油开采面积报告,进一步扩大远洋石油开采面积。
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在能源进口问题上也同样备受压力。进口能源的运输受到地区冲突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有着相当大的风险。毫无疑问的是,此次墨西哥湾事故给我国的油气开发和运输带来了警示: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清洁能源政策,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将发展转向一条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的道路,莫让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真的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