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发生至今,奥巴马的策略是把所有责任推到BP身上,同时高调宣称如果有权的话他会炒掉BP的总裁,还冒着损害英美关系的巨大风险强压BP设立200亿赔偿基金。就目前的设计看,这项基金不但要赔油污带来的直接损失,还要对相关行业的失业问题负起责任。赔偿的边界似乎就有点模糊了。投资者担心BP会否因此垮掉,纷纷抛售,其股价由4月20日的60.48 美元暴跌至本月初29美元,跌幅超过一半,市值蒸发愈千亿。落井下石的还有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均大幅调低BP的评级,使其评级已经很接近垃圾级别。更有甚者,BP的五年期信贷违约掉期(CDS)升至618个基点,这意味着大家认为该公司在未来五年破产的机会高达40%。
理亏在先的英国人,一开始想着奥巴马只是政治公关的需要,遭其狠批也只好忍着点。但是现在实质利益受损,尤其是赔偿边界的不清晰,有可能在赔偿漏油的直接损失的同时,英国人是再也不能哑忍了。卡梅伦这个周末将会与奥巴马会面商议此事。 值得问的是,英国人是否真的无力负担赔偿?当然不可能。尤其是现在要赔钱的不是英国政府,是BP。200 亿美元相当于BP年均盈利(今年BP的盈利约有190 亿)。200亿赔偿如果分四年以每年50亿注入,以BP每年近60亿的自由现金流约估计,应该是可以应付的。此外,这家石油巨鳄还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可以变卖,毋须过分担忧。
不过,这场漏油危机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其开采地点处于海床之中,一旦漏油,便相当难以堵住。在陆地上的油田并没有这些问题。人类要开发深海油田,是因为陆上油田已经不堪重负。倘若不是以美国人的奢侈的生活形态为代表的所谓现代生活方式全球风行,成为中产阶级的追求,人类对大自然的需索哪会沦落到今天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BP是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的缩写,这家公司曾经把其诠释为“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这句广告口号,相当有绿色环保意味,但却从没有真正涉足绿色能源行业。“超越石油”,现在毫无疑问是BP的一个具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