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石油媒体聚焦 » 正文

国家政策的改变在影响油价与经济

日期:2007-04-19    来源:中油网  作者:中油网

国际石油网

2007
04/19
08:1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家政策 改变 影响 油价与经济

全球能源研究中心(CGES)在伦敦召开的年度研讨会表示,目前油价十分坚挺。该中心主席亚马尼警告说:“高油价必然会对市场造成冲击,虽然速度可能不快,但却肯定会来。”由于油价的持续走高,一些声音认为,市场短期供应不宽裕。从较长期看,高价格不会像预期那样减少需求。因此,高油价对市场的影响,与其说是来自消费者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国家政策改变

  世界经济4%增速意味着周期性能源短缺

  国际能源机构高级分析师戴维·法伊夫认为,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库存去年就十分吃紧,今年1月又下降了860万桶,2月份再减少6000万桶,预计一季度每天需补充100万桶。欧佩克减少市场供应和异常天气对市场的冲击已经显现。目前油价仍然较高,但由于气候因素和美国下游业问题,油价仍将保持在这个水平之上。当前市场紧张主要是由于汽油短缺造成的,全球炼油系统从根本上说缺乏炼油能力。要是没有剩余炼油能力,欧佩克的原油剩余生产能力就不是真正的剩余能力。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8%,大约相当于每天增长155万桶。2007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供应加上欧佩克的天然气液产量大约会增长125万桶/日。“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增长情况近两年令人失望,2005到2006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油气项目减少,俄罗斯的投资环境日益恶化,石油生产商感到压力越来越大”。2006年下半年,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出现反弹,但由于尼日利亚和伊拉克的内乱,有150万桶/日的产量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2007年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大约3000万桶/日,而且这个需求量在未来有增无减。影响新石油供应的主要是“地上”因素,即政治风险、财务制度变化、人力资源和设备成本升高。从全球情况看,未来两三年,增加油气供应的项目还有很多,但此后会出现下滑。

  伦敦郎伯德研究所创始人蒂姆·康登说,2001到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伊拉克入侵事件后,石油市场进入升温时期。目前的高油价是一个十分反常的周期。以前,石油高峰期之后是经济萧条;而这次则不同,在多数经济体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油价却在攀高。更重要的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反应,几年来,工资和成本一直在增长,“如今通货膨胀又回来了”。

  最近石油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其他能源,这反映了各国能源政策的长期走向。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已经持续了15年,平均每年4%。从理论上讲,以每年4%的增长幅度保持50年,经济产出将扩大7倍。未来5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不可能达到现在规模的7倍,4%的增长趋势意味着长期的周期性能源短缺。价格上升会影响消费,但不足以主导消费,每桶70美元的油价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5倍,而消费量却几乎翻了一番。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脱贫必须兼顾

  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部分。在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这两个国家将主要消费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从1978年至今的经济增长率,与日本和韩国在之前几十年里的情况类似,而印度的增长率大约为中国的一半。“两个国家都需要进行重大的经济改革,以使增长机制保持下去”。

  沃尔夫认为,能源市场冲突“完全没必要”,这也未必就是地缘政治动荡,而是政府和组织相互间的冲突,一部分坚持优先解决碳排放问题,而另外一部分则认为要优先保证充足石油供应。这种对立不仅是可避免的,也是可消除的,但政府和机构包括欧盟却在使问题激化。对气候变化的不同看法出现了两极分化,解决方案却难以奏效。有些人认为,要制定政策限制碳排放,使矿物燃料造成的排放成本更高、限制更严格。但他们忽略了,那些不富裕的经济体需要摆脱贫困。

  换一个立场可以得到更稳妥的办法。在关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世界应同时致力于摆脱贫困,矿物燃料在脱贫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应改变只盯着收益和增长,不惜以高成本加重企业负担的做法,谨慎地向新能源转变,企业和自由市场应是先导。真正的可再生资源和大规模可开采非常规资源或许存在可能,在油价60美元/桶的条件下,这些资源无需补贴也可以开发,但开发应该稳妥、有计划,不能一哄而上。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