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投产
2010年5月,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9月,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全面投产;11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三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的投产,对我国炼油产业布局以及成品油供应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点评:上述项目的竣工投产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西南和东部临海工业发展战略并推动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根据广西近日出台的一项旨在加强与东盟开放合作的行动计划,广西将以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原油码头、铁路口岸和原油储罐的规划建设,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原油进口基地。同时,将利用东盟木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带动相关展销、物流、仓储、出口等业务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设成为东盟木材进口加工基地。
2、“新36条”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建设
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其中第8条特别提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不久之后,中石油主动向民营石油企业抛出2000亿“橄榄枝”谋求合作,而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大门也首次向民营油企开放,3家民营企业成功中标国储油项目。
点评:5年前,“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后,“新36条”出台。
如果说,5年前“非公经济36条”一度为广大民营油企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福音,那么,较为惨淡的现实成功地与时间联手,教会了民营油企冷静与理性。面对时隔5年再次出现的好消息,民营油企最关心的是:这次是不是“玻璃门外春天”的又一场轮回?
于是,民营油企如今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配套政策的落实,而并非一纸公文的字面规定。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新36条”的出台意味着过去在某些方面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红灯灭了,绿灯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配套政策,画出“斑马线”让民营企业通过。
接下来的合作事件、储油事件无疑与“新36条”相得益彰,民营油企也因这接连注入的两针“强心剂”而颇为兴奋。然而,时至今日,“新36条”的配套措施仍然雷声大雨点小,在翘首期盼了半年之久后,民营油企再次陷入等待的寂静。只是不知这新一轮的等待,能否出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
3、资源税改革拉开大幕 迈出实质性步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6月1日公布《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规定,于1日正式启动的新疆资源税改革涉及原油和天然气两大资源,二者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均为5%。这也意味着,我国酝酿数载的资源税改革,以新疆先行的方式正式拉开大幕,由此将给新疆乃至全国的产业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深远影响。
根据规定,纳税人开采的原油、天然气,自用于连续生产原油、天然气的,不缴纳资源税;自用于其他方面的,视同销售,依照改革后的新规定计算缴纳资源税。三种情况可免征或减征资源税,这包括:油田范围内运输稠油过程中用于加热的原油、天然气,免征;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减征40%;三次采油,减征30%。
点评:新疆资源税改方案一出,地方政府眉开眼笑,石油公司暗暗叫苦。
的确,对于石油生产企业而言,这一改确实伤筋动骨。各个证券公司的评估报告中,略带差异的数字表述着一个不带差异的观点:石油公司的成本因此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中金公司的测算中,资源税改若在全国推行,意味着中石油每年将要多缴纳约百亿元税金。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石油行业同时还承担着石油特别收益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区使用费等各种费用。
而问题的矛盾之处在于:石油行业正面临各类成本急速上升的剧痛,尤其是一大批陆上油田开采了50多年,已进入“三高”时期,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是低渗透、低丰度、低品位的油气,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将会一直伴随着石油行业。同时,石油行业也是耗能大户,近年来水、电、气等各类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石油操作成本大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资源税改革“一刀切”,这种情况将会加剧。
当然,从战略资源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出发,资源税是必须改革的。只是,此项改革不能仅仅强调“快”和“狠”,还得“准”。要充分考虑石油行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并相应调整配套方案。
4、BP墨西哥湾漏油 世界石油永远之殇
4月20日,BP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处海域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钻井平台工作人员死亡。随之而来的原油泄漏持续了5个月之久,直至9月中旬才彻底封死油井,共有超过400万桶原油外泄,给当地渔业、旅游业以及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灾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截至目前,关于该事故的最终责任赔付还在审理中。
点评:对BP而言,这是一场浩劫,令其元气大伤,名誉扫地。一是BP管理层大换血,前首席执行官唐熙华引咎辞职,让位美籍人士达德利;二是为堵漏、清污及赔付事宜支出或达400亿美元,为筹集资金,BP不得不变卖家产;三是深水钻井排头兵的昔日风光不再。
对华盛顿而言,这是一种尴尬。墨西哥湾事故发生前一个月,奥巴马才刚宣布开禁近海油气开采,此事故一出,政府随即调头,暂停了深海钻探许可证发放,并研究如何进一步明确深水钻井的安全规范。同时,美国国会正在审议一项法案,准备大幅提高原油泄漏赔偿上限,甚至“上不封顶”,而根据美国现行法律,原油泄漏事件的经济赔偿上限为7500万美元。
对油气生产商而言,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政策来保证可持续运营势在必行。将激发油气生产商重新识别、量化、管理以及控制环境、健康及安全风险,设立最终问责制,明确职责。
对保险业而言,墨湾悲剧促使保险公司重新界定风险和最坏的情况,以及最终责任人。“深水地平线”爆炸之后,全球能源保费飙升了30%。出于一旦发生事故,将赔得“倾家荡产”的担忧,保险总额问题也提上油气公司的董事会议程,这意味着当前需要探索新的模式,以纳入多家保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
尽管爆炸惨剧给整个深水钻探行业带来极大震撼,暂时放缓了深水钻探的步伐,但油气仍是未来数十年世界能源供给的主要部分,未来深水作业仍将继续,只是“安全”的位置应该提前了。
5、10月以来,"柴油荒"席卷全国
“柴油荒”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我国于2008年、2009年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对于此次“柴油荒”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性观点:一是“拉闸限电说”:根据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必须下降20%。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拉闸限电政策。企业只得重金购买柴油发电机保障机器运转,节了电却废了油。二是“检修说”:国内炼油厂8—9月大规模检修,导致柴油产量明显下降。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地方炼油厂炼油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现减产甚至停产。三是“季节说”:临近年末,各地进入基建工程施工旺季,工矿企业用油增多,禁渔期结束,沿海地区渔业用油需求恢复加上秋耕季节也到来,农业机械用油上升……
点评 :“柴油荒”以前不是没有,事实上,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然而,这次的“柴油荒”之所以引发众议,因为它与政府的一项“善意的举措”——拉闸限电政策有关。
不能说拉闸限电是造成此次“柴油荒”的全部症结所在,但是至少是其幕后推手之一。毕竟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死命令”, 不少地方纷纷对企业拉闸限电是铁打的事实。而企业为了生产,只能求助于柴油发电。于是,“柴油荒”作为节能减排的副产品,轰然席卷了全国。
这难道就是政府的初衷?政府应该知道,如果硬手段限电限产,企业必然采取补救措施。那么当柴油发电成为普遍手段后,柴油需求推高怎么办?带来更大污染怎么办?节能节不了,减排没减成,政府又该如何控制?难道来一个“拉闸限油”?
行政手段失真,市场则失去了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失衡。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现行市场体制的一个悲哀。只希望日后,这种无奈而扭曲的行政应急式干预能够少一点,少一点,再少一点……
6、哥本哈根气候谈判 务实前行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的高开低走让世界认识到,气候谈判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2010年,气候谈判还在继续。从德国波恩,到中国天津,再到继承“拯救人类最后机会”的墨西哥坎昆,关注少了,期待小了,但却更务实了。
坎昆气候大会(COP16)的宣传语“坎昆做得到!”(CancunCan!)多少透露出一股不自信,这与一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惨败”有直接关系。与其说世界对坎昆气候大会没有期待,不如说世界在担心气候谈判在坎昆出现倒退,甚至是现有气候谈判机制的崩溃。
“先求小同,再去大异”也许是气候谈判这条长征路上必须要经历的,从这个角度说,坎昆气候大会是成功的。虽然日本曾在会场上以一句“永不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设定减排目标”空投“双轨危机”,但最终在各国的妥协之下,《京都议定书》和《公约》的两个工作组分别达成了具有法律效力协议,即《坎昆协议》,联合国主导的多边谈判机制得以继续。
点评:《坎昆协议》不应被视为“皇帝的新衣”。首先,它坚持了气候谈判的“双规机制”,确认了《京都议定书》减排第二承诺期(2012年至2020年)的“存在”,确保了明年气候谈判能够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下去;再者,就适应、减缓、技术转让和气候援金等发展中国家关心问题,《坎昆协议》都做出了明文规定,虽然措辞模糊,但却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的信号:气候谈判未亡。事实上,在坎昆大会召开前,联合国的气候问题官员们已多次公开提及明年的COP17,坎昆的“过渡”角色早已被确立。
总体而言,坎昆没有真正的坏消息,对于一个牵扯世界上190多个国家的超级多边谈判来说,这已经是一种成功。气候谈判的终点在哪儿?2011年的南非德班也许不是,未来的谈判仍将任重而道远,但只要不偏离轨道,它一定有终点,因为这是关乎全人类生存的话题。
7、 美国清洁能源战略碰钉
11月3日,美国中期选举落下帷幕,奥巴马领导的民主党没能抵挡住共和党的猛烈攻势,失去众议院控制权,参议院的席位也被对手大量蚕食。
点评:今天来看,美中期选举,影响初现。不仅奥巴马一直以来强势推动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恐将无限期搁置;而且共和党誓言要将美国用于清洁能源研发的资金大大削减,迫使美能源部(DOE)掀起了一波以“美国面临新人造卫星时刻”为主题的反击。
中期选举后,气候法案已经名存实亡。新任参议院议长、共和党员约翰·博纳毫不客气地公开讽刺二氧化碳危害环境“基本是个笑话”。被视为奥巴马气候政策“靠山”的美国环保署(EPA)也成为攻击对象,共和党人重申将反对EPA颁发的“一切有关减排的法规”。民主党内部也不是一团和气。成功当选参议员的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员乔·曼钦公开炮轰奥巴马的气候政策。四面楚歌的奥巴马本人也对气候立法失去信心了。在中期选举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暗示已放弃在接下来的2年总统任期内促成气候法案成为法律。
中期选举中,共和党中提出了“向美国承诺”的口号,声称要将美国弹性预算的资金降至2008年水平(弹性预算大约占美国总预算的1/3)。美国科学促进会估计,美在2011年注入科技研发的资金将因此减少80亿美元,其中DOE一家就将损失10亿美元。
当然,DOE不会在乎区区10亿美元,他们害怕的是未来美国投资大趋势发生逆转。DOE没有选择坐以待毙。11月底美能源部长朱棣文发表了“我们又一次面临人造地球卫星时刻”的讲话,细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上取得的进展,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带给美国的“威胁”与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提并论。12月6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演讲重申“人造地球卫星时刻”的紧迫性。民主党此举是希望在明年共和党正式入主众议院之前抓紧最后时间争取主动。
放眼未来,在气候法案胎死腹中,清洁能源投资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不知奥巴马和民主党又将如何应对?
8、 中俄原油管道开始输油 每年可供应1500万吨 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1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开始试运行。2011年1月1日将转入正式投产运营。该管道设计年输油1500万吨,最大年输送量可达3000万吨。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2011年1月到2030年,中国每天将接获30万桶石油,每年1500万吨。
点评:中俄原油管道试运行,开启了两国能源合作的新时代。从1996年到2010年,十余年间,中俄原油管道方案历经波折,先后遭遇安大线的夭折、金融危机的冲击,直到中俄签订“石油换贷款”协议,中俄原油管道才终于修成正果,将给中国增加一个进口油源,有力支撑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战略,为确保能源安全增加了更多的筹码。
9、三巨头齐入委内瑞拉 400亿美元升级“南美战略”
12月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与委内瑞拉签署了6项合作协议,并将对委内瑞拉的投资计划扩大至400亿美元。
其中,中石油签署了胡宁4项目合资经营协议,该项目将由中石油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产能目标将达到2000万吨/年。胡宁4项目区块面积325平方公里,可采储量87亿桶。
中委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负责胡宁4项目的运营。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持有该项目60%的权益,而中石油持股40%。
中石化将与委内瑞拉国有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胡宁1号和8号油田区块,其中每个区块的产能达到1000万吨/年,中石化还将参与建设一座年处理原油能力达1000万吨的炼油厂。
中海油也获准参与Mariscal Sucre天然气项目,该项目将于2012年投产。
点评:三大石油公司同时签署合作协议的事,并不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委两国的能源合作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事实上,不仅仅在委内瑞拉,中国油企的国际上游资产全球布局已经悄悄发生了倾斜。以往中国油企的海外项目主要集中在中东、中亚等地区,而今年的几宗大型并购或者合作案都集中在大西洋西岸:3月,中海油获取了阿根廷Bridas公司50%的股份,后者掌握拉美地区的多处资产;4月,中石化与巴西签订1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这可能为中石化参与巴西两处深水石油开采项目铺平道路;同样是4月,中石化收购加拿大Syncrude油砂项目9.03%的股权;5月,中化集团也进军巴西……
可以看到,中国油企已试图让自己成长为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石油市场上的重要角色,这些运作反映了中国油企国际发展战略的转型与实力的提升。毕竟,这些地区以往是国际石油巨头的禁脔,中国油企无法涉足或者只能在西非地区“遥望”。此番强势“西顾”,实属不易。
10、国际油价强势回暖
2010年12月8日,纽交所原油期货价格一举突破90美元关口,创下26个月以来的新高,引发业内舆论纷纷猜测:国际原油价格是否将重演当年的高位运行?
2010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的变化。新年伊始,先是实现了开门红:在1月4日即突破每桶80美元大关,1月6日收盘更是达到连续10个交易日上涨,每桶报价83.18美元,创下自2008年10月中旬以来的新高。
点评:彼时,业界即对今年全球油价走势整体持积极态度,上涨呼声甚高。英国《金融时报》1月4日曾撰文称,一系列公布出的数据显示,今年亚洲经济复苏的步伐更坚定。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亚洲主要国家的强劲复苏必然带动原油需求上涨,从而影响油价。更有曾准确预言过去10年油价趋势的加拿大经济学家杰夫·鲁宾积极乐观地认为,油价将于2010年内达到每桶100美元。
此后,国际油价仿佛要主动印证鲁宾的预言,一路上扬,到4月6日收盘报价每桶86.84美元,突破85美元的关口。然而,正当业界普遍认为今年的油价将维持高位运行并继续增长时,5月7日,纽交所原油期货却连续3个交易日走软,最低跌至每桶74.58美元。此后国际油价坐上下行“过山车”,一改4月初一路高歌态势,出现大幅下跌,于5月25日达到阶段性低点——67.15美元/桶,跌幅超过17%,成为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业界对于油价走势的情绪也一度滑落至谷底,纷纷看低油价,甚至有人提出,油价可能会跌至每桶30美元至40美元的价格。
然而,进入下半年,国际油价虽然时有回落,却在曲折中一路走高,在12月初终于突破每桶90美元关口,并继续呈现出上扬的态势。一年的起起落落是否将再次应验鲁宾预言?国际油价距离每桶100美元究竟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