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政策法规 » 石油政策导报 » 正文

石化装备国产化提速 摆脱“再引进”怪圈

日期:2007-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报

国际石油网

2007
05/10
17: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化装备 国产化 怪圈

      5月8日记者了解到,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内容之一,石化装备国产化进程即将提速。它将使每年300多亿元的石化装备投资基本在国内消化。

      近日,《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石化装备国产化的实施方案(讨论稿)》(简称《方案》)已由国家发改委下发给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其它相关公司。《方案》要求,“十一五”期间,大型石化装备基本立足国内生产。以国产设备的价值与设备总投资的比例计算,百万吨乙烯及深加工等大型石化成套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75%。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规模排在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要建设一大批乙烯项目,形成七大乙烯基地,20个炼油基地。中国将成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市场。“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型石化装备国产化的重点是,新建或改扩建的百万吨乙烯及深加工成套设备、60万吨至100万吨级PTA成套装备、千万吨级炼油厂配套的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装备等。

      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即将或已启动的一批新建扩建炼油、乙烯、PTA、甲醇等项目,对石化装备需求每年就达300亿元。如果这些项目的重大装备都从国外采购,一方面将大幅度增加石化企业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国内制造企业丧失了重要的依托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国外石化技术装备对促进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始终无法保持与石化工业同步发展,形成了“引进—消化—再引进”的怪圈

      差距在于,生产技术进步与设备技术开发脱节,在重大设备软件技术开发上差距较大;设备技术开发跟不上石化工艺技术发展速度,重工艺、轻设备的现象仍存在;设备技术基本停留在模仿开发,开发具有自主产权专有技术的能力弱;设备开发还不能做到专业化、系列化;设备设计和制造水平、设备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

      分析近年来石化装备国产化遇到新问题的原因,有关专家认为,一是石化装置和装备大型化,国内重大装备攻关跟不上石化生产技术发展需要,不少过去已经国产化的设备又重新进口;二是在我国入世后,一些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了,不必再搞国产化,使国产化阻力加大;三是石化项目建设投资多元化,业主单位对国产石化装备不信任,仍从国外进口;四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政策不同,对国产化态度也不同。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副主任姜力孚表示,国务院去年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这些对促进重大装备国产化十分有利。中国石油也提出通过依托重点工程项目加强技术联合攻关,有针对性地实现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目前,中国石油正在进行的抚顺石化年产100万吨乙烯工程、四川年产80万吨乙烯工程以及大庆石化年产6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