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县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中国陶瓷之乡”,目前全县1100多家民营陶瓷企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59%,占财政收入的40%,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1.2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60.36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德化如今并没有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村村像集镇,镇镇像农村”的景象。
记者近日在德化县采访时却看到这样一个景象:经济蓬勃发展,却依然山清水秀!走进这个
县,让记者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县城热闹程度决不亚于一些中等城市,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展现着德化的繁荣。可出了县城,映入眼帘的就是无边的绿色。数字显示,这个县经济总量20年翻了六番,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福建省10强行列,而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第29位,福建省第1位。
德化县的GDP,是名副其实的“绿色GDP”。
德化县成为福建省首个发展县域循环经济试点县,走出了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三赢”发展模式。
清洁能源颠覆千年传统
德化县曾经也是一片“乌烟瘴气”。过去,传统龙窑烧瓷,一条龙窑一次要烧掉近500吨木料,但烧出来的瓷品装运不到两部货车,不仅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使森林资源遭到灭顶之灾,尤其是城关周边的山区和主要公路两旁,由于乱砍滥伐,山头成了“三毛山”,林木成了“三毛树”。
为了克服环境污染和“能源障碍”,这个县开始瞄准小水电。德化县利用本县丰富的水力资源,成立了“以电代柴”科研小组,先后组织100多名科技人员攻关,终于以油电窑技术颠覆了千年传统。后来,随着液化天然气的应运而生,德化陶瓷企业的能源结构又跨进了决定性的一步。目前,全县民营陶瓷企业中有90%的企业使用水电和液化天然气,10%的企业使用柴油和液化石油气。
“没有效益,清洁能源就难以推广!”德化创意集团老板是这样算账的:每条40米隧道窑每天需耗用1.3吨柴油(5700元/吨)合计7410元/天;用天然气每天需耗用1250立方(3.4元/立方)合计4250元/元,可节省燃料成本43%,每条隧道窑每年可以节省115万元,而且天然气还可大大提高成品率、优质品率和光洁度。
新燃料的使用,有了经济效益,企业自发地加快了陶瓷生产窑炉技术改造。2001年以来,引进使用最新耐火材料、油嘴,设计自动控温窑体,窑炉的室内温差由原先的±50°度降低到±5°以内,节能25%以上,陶瓷产品合格率提高15%,产量提高30%。这个技术已在德化陶瓷企业中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