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成品油出口增长属于利益驱使,如果成品油过快过高增长,规模过大,国家将对其进行政策干预。
2007年前4月中国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呈现一降一升态势,在资源产品“限出”政策下,原油出口仍将持续走低,而持续放大的成品油出口若将来出现规模过大情形,也可能遭遇政策干预。
5月22日,海关总署给出了2007年1-4月间的详尽贸易数字。其中,原油和成品油出口明显拉开了差距:前4月原油出口107万吨,下降55.4%;成品油出口525万吨,同比增长25%。
4月当月,中国原油出口55万吨,同比下降了17.4%。相比3月份仅仅22万吨的出口量和83.2%的同比降幅,似乎4月原油出口稍有抬头。但是,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即使55万吨比22万吨看上去增长了150%,但在原油出口量中,这都是相当小的数字,相差33万吨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在2007年2月,已经出现了原油零出口的情形。
2006年以来,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对资源类产品和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严格限制,其中对原油出口开征了5%的关税。董秀成表示,政策导向对原油出口收缩的影响远比国际油价回落要大得多。
与此同时,中国的成品油出口相比2006年则一直持续增长,在国际油价高于国内油价的环境下,成品油出口增长属于利益驱使。“但是如果成品油过快过高增长,规模过大的话,国家一样会进行干预。”董秀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