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田开发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创新的历史。这一论断,无论在南堡油田的勘探过程,还是目前的开发过程,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据介绍,南堡油田开发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三维地震勘探、人工岛集中开发、水平井整体开发。“在这样大的油田整体采用这些新技术,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胡文瑞称。
之所以如此,有两个重要的支撑原因。一是来自中石油集团的大力支持。在5月1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中石油集团总裁蒋洁敏宣布,2012年前将投入400亿元开发南堡油田。二是冀东油田规模比较小,没有历史包袱,便于采用最新开采技术和设备。去年冀东油田产油176万吨,拥有4000多名员工。
“基因工程”
南堡油田的重大发现,把冀东油田总经理周海民拉到了聚光灯下。周也是一位优秀的地质勘探专家。去年11月,周海民荣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地质勘探界的一项至高荣誉。
从打下第一钻到发现南堡油田竟时隔40多年,10亿吨重大发现来之不易,也是勘探理论创新和解放思想的结晶。南堡油田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勘探初期,但勘探形势徘徊不前。
拥有强大技术和先进装备的国际著名勘探公司,也与大油田失之交臂。1995年7月,中石油与美国科麦奇公司签订冀东滩海两个区块的风险勘探合同,共钻两口井,未见油气显示。1997年11月,中石油与意大利埃尼集团阿吉普公司签订风险勘探合同,钻探1口井,未获工业油气流。
实际上,冀东油田公司在滩海打下的第一口探井,就是南堡油田的发现井——老堡南1井,在外方勘探井的同一位置。原来,外方的目标是深层,而油却在中浅层。
2002年收回探矿权之后,冀东油田没有急于上工作量,而是立足于已有的地震资料,开展综合研究,精心评价和优选勘探目标,优化预探井位部署。很快,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支持下,南堡滩海大面积整体部署高精度三维地震迅速展开。
二次三维地震法是南堡油田大发现的主要功臣,被誉为冀东油田的“基因工程”。用这个方法,就相当于给地下做核磁获取地层资料。虽然冀东油田很早就采用了三维地震勘探,但一直都未获重大发现。这一次,勘探专家们大胆二次尝试,终有收获。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三维地震勘探。
2003年“非典”期间,冀东油田总经理周海民组织20多名地质人员一起对以前的陆地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对老资料进行重新认识。4个月下来,大家有一个惊人发现:在300多口井中发现大批以前漏掉的油层,而这些油层都位于中浅层。简单估算就吓人一跳:有上亿吨的储量。
中石油集团获知此情况后,迅速批准定下3口探井,打完后结果和预想一样。就这样,在已经开发17年的老区高尚堡油田,经过重新认识,在中浅层发现了规模上亿吨的储量。
接下来,中浅层也成为冀东海上勘探的主要目标。2004年5月23日,第一口预探井老堡南1井开钻。
当年7月,时任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的蒋洁敏在南戴河会议期间点名要听取冀东油田的勘探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加快滩海勘探步伐,争取更大发展,并当场决定对冀东的投资计划单列,不再限制投资——这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是第一家。这是在最关键时刻做出的关键性决策。
蒋洁敏明确要求冀东油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打‘解放牌’井,打空了算总部的,打成了算你们的!”在随后两年多时间里,蒋先后8次专题听取冀东勘探汇报,4次到冀东油田调研。
从2003~2005年,冀东油田的勘探每年都有新发现,储量不断增长,直至发现了10亿吨储量的南堡油田。这些勘探成果,都是冀东石油人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三维连片处理解释技术、层序地层学、低阻油气层识别技术和先进的钻井技术,开展凹陷整体地质评价、综合地质研究所取得的,也和油田实施“六个精细”密不可分,即精细实施高精度三维和二次三维地震勘探,精细开展区域地质研究,精细开展油田地质研究,精细选择钻探井方式,精细开展测井解释技术攻关,精细搞好勘探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
冀东油田的实践充分说明,在东部的老探区或新探区,只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再借助于先进适用的精细勘探技术,认真细致做工作,就可能有新的发现。
海油陆采模式
目前,正在建设之中的南堡油田一号人工岛,长704米,宽416米,面积413亩,高8.2米。到2008年,岛上全部建成之后,一号人工岛将形成原油生产规模400万吨/年以上,岛的中间是油气水处理区、材料区、钻井设备区、动力控制区,周围将布置上392口钻井。
“海油陆采”,将是南堡油田开发的主要模式。不久,南堡油田还将陆续修建二、三、四号人工岛。相对常见的海上钻井平台,人工岛造价低,寿命长。
采用人工岛集中开发,配合井口槽批量钻井技术,可以大幅节约用海用地。井口槽批量钻井技术是提高采油效率的关键。把钻机从一个井位移动到另一个井位,传统技术需要6天时间;而在南堡油田,利用井口槽批量钻井技术,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只有13分钟。
南堡油田还将整体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开发,国内所有油田中整体水平井开发的目前只有南堡油田一家。水平井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钻井、完井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实现“少井高产”主要技术手段。同时,它还增加采收率,减少生产占地,降低环境污染,是国内外公认的实现“少井高效”油田开发的必然选择。传统的直井容易漏掉那些含油的油层,而水平井就像串“糖葫芦”,能把每个油层全串在一起,采出更多的油。
在南堡油田一号人工岛上,在400多亩地的面积内,打800口水平井能实现年产450万吨的生产能力。而如果采用传统的直井技术达到同样的产油能力,则需要打2400口井,占地19200亩。
“土地使用只占原来技术的1/40,更重要的是单井产量是原来的3~5倍”,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胡文瑞算了一笔账,技术的改进使得开发成本大大节约,陆地上的油田每1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需要投资32亿~35亿元,而在南堡油田,通过各种新技术的集成,每100万吨/年生产能力只需投资23~25亿元。
密集的井口又带来新问题,钻杆在地下相互交叉地伸向四面八方,一旦相撞就会使油井报废。经过反复琢磨,油田引入了最先进的钻井技术——旋转地质导向技术。
据介绍,未来人工岛上将看不到标志性的采油设备——磕头机,而是被精巧的电泵取代。这也使效率大幅提高,过去采油泵最大的采油量100方,电泵则可以达到500~800方。而且,采油泵应用了地质导向技术,数据随时把握。如果遇到重大事故电泵自动关闭。
人工岛几乎集当今全世界油气开采先进技术于一身,南堡油田将成为中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油田之一。
南堡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冀东石油人始终力求“少花钱、多采油”,“开发油田,保护海洋”。通过强化勘探前期准备工作,探井成功率高达88.1%,远高于30%~50%的国际平均水平,每桶原油发现成本为0.59美元,远低于国际大公司1.2~1.5美元的水平;通过全面推行水平井开发技术,陆地和海上单井平均日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采收率与常规开发方式相比提高10%以上。
按计划,到2012年南堡油田的原油产量将达到700万吨,加上陆上开采的300万吨,冀东油田的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
由于应用了许多最先进的技术,冀东油田实现从176万吨向千万吨大油田的跨越,并不需要增加多少人手。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对周海民的评价
周海民一直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工作,在富油气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与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紧张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针对冀东南堡凹陷勘探面积小、勘探程度高、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提出了富油气凹陷整体勘探、立体勘探的理念,倡导组织实施精细勘探,形成了以二次三维地震勘探、断陷盆地层序地层三维体解释等为主体的精细勘探配套技术系列。相继在老爷庙、高尚堡和柳赞等已开发区新增三级地质储量18531万吨,使南堡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规模增长了2倍。南堡凹陷精细勘探技术的实施,奠定了我国东部油田在老区进行精细勘探的基础,对东部老油田持续稳产上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通过全面论证,精心组织实施,冀东滩海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南堡油田,打开了东部油田滩海油气勘探新局面。该发现被集团公司誉为“渤海湾盆地勘探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为冀东油田的快速发展、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三是大力推广、创新应用水平井等高效开发技术。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的10个方面24个重要环节,初步形成了适合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对我国陆相复杂断块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高含水油田的剩余油挖潜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