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市场 » 石油报告 » 正文

我国石油消费与替代趋势分析报告

日期:2011-08-11    来源:当代石油石化  作者:李希宏

国际石油网

2011
08/11
14: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石油消费 替代趋势 分析报告

    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石油已经成为支撑各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消费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稳步增长的态势。2010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从1990年的31.51亿吨增长到了40.3亿吨,年均增长1.2%,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仍保持在34%左右,比煤炭高出价百分点。

  1  中国石油消费

  1.1  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石油消费呈较快增长的态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较快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90年的1.85万亿元提高到了2010年的39.8万亿元(见图1)。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制造业的崛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

  199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石油产量,中国由此步入石油净进口国的行列。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4.49亿吨(见图2),2000-2010年年均增长7.2%,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46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了54.81%。

  1.2  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尽管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一次能源构成看,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仅为17.6%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34%)的一半。从人均石油消费看,2009年,世界人均石油消费约0.62吨,约一半左右国家的石油消费高于这一平均水平,而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0.3吨左右,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见图3)。

  2  我国的石油替代

  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的较快提高,石油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替代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以及煤基燃料和煤基石化原料呈较快发展的态势。

  2.1  燃气汽车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较快发展

  近年来,为积极有效应对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带来的汽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的污染,以CNG和LNG为燃料的燃气汽车在部分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如四川省、重庆市等)以及部分大城市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拥有燃气汽车100多万辆,所替代的车用汽油量已占汽油消费总量的10%。预计到2015年,中国燃气汽车的保有量将增加到150万辆左右。

  2.2  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较快发展

  目前,尽管国内仅北京、上海、深圳等个别城市有少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在示范运行,替代汽柴油数量较少。但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推动下,随着中央政府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较快发展。根据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规模将达到50-100万辆,到2020年有望增加到200-400万辆。

  2.3  生物燃料也将得到较快发展

  自2000年我国建设燃料乙醇示范工厂以来,在高油价的推动下,中国生物燃料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1年,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国家标准(GB18350-2001)正式颁布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燃料乙醇的使用量约为170万吨/年,替代车用汽油消费总量的2.5%左右。当前,多个以甜高粱、木薯、甘薯等非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纤维素制乙醇技术也取得了新进展。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正不断取得新突破,中试试验已成功完成。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将达到200万吨。

  2.4  新型煤化工较快发展对石油基燃料及石化原料的替代

  “十一五”期间,针对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为缓解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高油价的推动下,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突出表现在煤液化、煤制甲醇、煤基甲醇制二甲醚、煤基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煤炭的直接和间接液化制油都已建成大型工业示范装置,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的大型工业示范装置也已成功建成,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也将于2012年建成。展望未来,中国将结合煤炭资源特点和环境条件,实现新型煤化工产业的适度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中国将建成若干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项目,相当于替代石油基原料约4500-6000万吨/年。

  3  我国的节油与燃料清洁化

  3.1  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将有助于车用汽油需求增速的减缓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自轿车进入家庭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亿辆,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500万辆。展望未来,在乘用车需求较快增长的带动下,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进一步提高,汽车工业发展仍将是推动石油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与节能环保,将有助于减缓汽车保有量的较快提升带来的车用燃油需求的增长。一是国家鼓励发展经济型轿车将带来汽车车型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发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的支持力度,出台了鼓励购买小排量车辆的购置税优惠政策等。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以发展乘用车为主,预计2015年和2020年乘用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68%和74%左右,车型结构的调整将对燃油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汽车工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幅度地提高传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甚至采取新的内燃机技术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也将有助于汽车节油。

  2000-2010年中国汽油车保有量及汽油消费情况见图4。

  3.2  城市公共交通迅猛发展带来的汽车消费习惯的改变将有助于减缓车用燃油需求增长

  “十一五”期间,为缓解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国内各大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国内已有10个大城市拥有轨道交通设施,里程已达1000千米左右。另有28个城市计划建设轨道交通设施,投资额高达数万亿元,将使我国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4000千米。可以预见,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将对汽车出行产生较大影响。实际上,与2000年相比,2009年国内汽油车的单车油耗已下降49%,降至1.06吨。从长远看,汽车的行车里程将趋于减少,单车耗油也将趋于下降,从而减缓油品需求的增长。

  3.3  柴油消费合理化将有助于柴油需求增速减缓

  我国柴油消费除了用于车用以外,还用于铁路、发电、建筑矿山。2001-2010年,国内柴油表观消费量由6941万吨增加到1.59亿吨,年均增长8.6%,柴油成为石油消费增速最快的产品之一。随着相关行业逐步实现燃油替代,柴油消费将逐步转向车用消费。实际上,2003-2008年国内车用柴油(含农用车)占柴油消费总量的比例已从57%提高到了69%,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柴油用途的合理化将有助于柴油需求增速的减缓。

  3.4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航空煤油需求增速的减缓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国内航空运输业的较快发展,由此带动航煤消费的不断增加。2010年,国内煤油消费已达1756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是航空煤油,2000-2010年煤油消费(主要是航煤)的年均增长率在7%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航空运输业构成的竞争也将不容忽视。一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直接导致铁路用柴油需求量的减少。二是高速铁路发展将对航煤需求增长产生一定影响。预计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达1.6万千米以上。快速铁路客运网将覆盖省会及9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由此对航空运输构成较强竞争,对航煤需求增长的影响将不可忽视。

  3.5  车用燃料清洁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提高车用燃油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十一五”期间,国内车用汽油质量已从2005年7月1日起执行的新标准提高到目前执行的国Ⅲ标准,硫含量从500ppm降至150ppm。车用柴油也将在2011年开始执行国Ⅲ标准,硫含量由500ppm降至350ppm。北京、上海、广州已分别于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开始执行相当于欧Ⅳ排放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地方标准,硫含量均降至50ppm,车用燃油质量升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4  结语

  1)我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继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020年以前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石油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

  2)非石油基替代燃料及原料的不断发展,将有助于减缓汽车工业、化工产业发展对石油原料需求的较快增长。

  3)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习惯的改变将有助于减缓石油需求增长。

  4)国内车用燃油质量升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未来5年间,我国石油需求的年均增幅将降至4%-5%。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