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上周末更一举创下92.22美元/桶的盘中历史最高价,而由发改委负责调控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则一直按兵不动。出于利益考量,众多国内炼厂产能无法明显增长,导致供需失衡。为什么2005到如今在经历了两年的调整后,我们仍会在“油荒”面前失措?笔者认为,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认真反思与总结。
一是国内石油市场的定价机制问题。国内石油定价一直未真正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参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的市场价格来调整。政府按照三地价格制定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再在中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浮动。由于国内定价滞后国际市场一个月,既不能及时反映出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变化,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又为国内在成品油市场上的操作提供了一个月的时滞。在这种机制下,一旦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攀升,便会立刻加剧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并进而加剧国内市场成品油短缺的情况。
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本应是个较为从容的政策改革,但今年的高油价使得政策调整变得急迫起来。据媒体报道,日前,发改委价格司在北京召开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机制改革方案的特别会议,讨论石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从披露消息看,目前基本确定的改革主基调是以平稳为主,在现有体制下进行微调。改革的步骤是逐步放开成品油定价权,从“滞后定价”逐步过渡到“实时定价”。目前得到较多肯定的一种方案是,缩短目前“一个月跟踪法”的时间跨度,改为两周跟踪法或者更短。这实际上是逐步向市场调节方式靠拢的办法。
二是国内石油市场打破垄断的问题。此次“油荒”中,相当一部分舆论把矛头直指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巨头,认为它们基于企业市场利益,没有在成品油供应中尽到应有的责任。而中石油与中石化则表示冤枉,认为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严重倒挂的情况下,已经在炼油环节承受了很大的亏损,是在付出企业利益来保证市场供应。据媒体报道,中石化在长三角的分公司大叹苦经:“现在卖油,卖一吨亏一吨,因为我们承担了国家要求保供的责任,而油价又是国家统一定价,所以如果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说,我们巴不得马上关门!”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在全球资源进一步紧缺,国际油价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应该积极开发新的替代资源,缓解目前的压力。目前,作为石油替代的几大主要产品,目前乙醇汽油、煤变油和甲醇汽油均在试验或推广之中。
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目前全国有5个省共102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可调配1000万吨车用乙醇汽油。但中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的一份关于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期间政策和经济性分析报告显示,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没有经济效益的。要保证车用乙醇汽油的顺利推广,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财政、税收、补贴等政策。另外,由于消费观念、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问题,绝大多数车主不愿使用乙醇汽油。
“煤变油”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张玉卓介绍,以燃烧为主的煤炭利用方式已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酸雨、粉尘污染。“煤变油”技术的推广将大大缓解环境问题。目前神华集团已投资上百亿元人民币引进美国技术建设第一座“煤变油”企业,投产后将年转化百万吨以上的石油。缺点是技术虽好但耗资巨大,并非哪个企业都可尝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大力主张发展甲醇汽油,他认为,能够代替石油的产品首先要量大、成规模,其次原料要充分。最符合条件的应该是甲醇汽油。甲醇汽油来源于煤、天然气、焦炉气、煤层气以及氮化工企业。从技术测定看,以15%的比例将甲醇掺入汽油中燃烧,不用改造发动机,加注燃料不受地域限制。燃料甲醇调配成甲醇汽油后,每吨价格比汽油低200元至800元。但从甲醇汽油在山西的试点看,并未被广泛接受。在“成品油紧张”的背景下,三大替代产品的市场化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