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原油的亚洲买主还有几周时间来想办法维持原油进口,不冒犯西方迄今对伊朗石油贸易最为严厉的制裁。目前为止,他们的应对方案仍难以捉摸。
一年前,伊朗约有三分之二的原油出口至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或每日约145万桶,进而为其政府赢得关键的外汇流入。西方国家指控伊朗政府运作秘密的核武器计划。
在欧盟和美国实施新的制裁後,进口规模已经下降约五分之一,而且在本月末金融限制开始生效後,进口或进一步下降。
业内消息人士透露,韩国炼厂已经放弃。他们从7月1日开始将转向其他原油供应来源。
中国、印度和日本在努力应对最为头痛的问题——欧盟7月1日起禁止为伊朗运输原油的油轮提供担保,他们在考虑进行主权担保。
全球油轮保险市场主要由欧洲控制,因此亚洲买主发现,要更换强制性保险就算不是毫无可能,也是极为困难;对一艘超级油轮而言,强制性保险包括10亿美元人身损害及污染责任险保障。
“只要是有责任感的金融机构,没有任何一家会小看这种风险,”海运保险公司Skuld资深副总裁Jonathan Hare。“这并不表示无法成案,但这会需要政府或承保方提供重大承诺。”
诚然,其他供应来源绰绰有余,亚洲石油采购大国可以不需要伊朗原油。
此外,全球经济成长也在放缓,受伊朗制裁措施影响的众多国家,也就不必那麽急着寻找其他供应来源,同时,原油消费国宣称伊朗原油供给中断可能损害经济成长的论调,也更加站不住脚。
“我们所担心的不是供给,而是需求,”一中国炼油商的主管称。
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及印度,也不希望完全切断伊朗石油进口,担心这会影响与伊朗的关系。
保险难题
如果炼油商打算在7月取得伊朗原油,未来一周就必须开始租用油轮,这可能是亚洲原油买主是否找出变通方法的第一个徵兆。
韩国业界消息人士表示,韩国准备在制裁措施实施生效时,暂停所有伊朗原油进口;韩国与伊朗签有一份每日20万桶的进口协定。
日本可能也会比照办理,除非日本政府决定为油轮提供主权保险担保。日本正在安排一项法案,好让政府能够提供保险保障。
日本2011年下半年的伊朗进口数量减少15-22%,因此3月时获得美国给予制裁措施豁免的待遇,但在欧盟的保险禁令上仍是碰钉子。“我们在等待政府提出解决对策。没有保险,我们没办法作生意,”日本一家进口商的消息人士称。
中国及印度也都考虑为油轮提供主权担保。但即使没有这类保障,业界消息人士预期中印两国仍会继续进口伊朗原油。
由於缺乏其他选择,中国将付钱给伊朗完成石油交运及保险,而业界消息人士称,印度的船运公司将以缩水的保险额度运送原油。
美国的金融制裁措施将在6月底实施生效,制裁的目标是削减伊朗石油出口收入及核计画的资金。
欧洲的制裁措施将在7月1日生效,其中包括欧盟石油禁运。
这些制裁已经产生巨大影响,因相关金融网络遭切断,与伊朗之间难以进行贸易付款。
印度已经以印度卢比支付一些油款,伊朗则以石油及黄金交换粮食。
需求疲软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人员估计,伊朗4月石油出口已下滑到略低於每日170万桶。2011年时出口量为每日220万桶。
去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制裁措施生效,之後欧盟也通过制裁措施,当时油价上扬,有助减轻伊朗因出口下滑而遭遇的损失。
但目前油价已经比当时下跌20%。
美国重要盟友——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目前产油量为30年来最高。亚洲进口石油国家也转向其他中东原油供应来源,设法代替伊朗石油。
“由於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达到最高,且全球库存上升,我们不太可能会面临短缺,”石油顾问公司Purvin & Gertz资深合夥人Victor Shum称。“沙特阿拉伯绝对已为伊朗供应中断作好了准备。”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欧那密5月表示,全球石油供过於求的幅度约为每日150万桶。
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客户,中国4月表观石油需求跌至六个月低点,而且是至少三年来首度同比下降。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4月进口沙特阿拉伯原油数量同比增加14%,由安哥拉及俄罗斯进口数量也增加。
日本及印度也都转向沙特阿拉伯及其他OPEC国家,进口更多石油,取代伊朗。
“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等中东国家的供应相当充裕,”一中国石油贸易商表示。
“此外,中国石油需求也在放缓,因此时机有利於中国石油业者应对欧盟对伊朗的制裁。”
今年以来,韩国及印度的伊朗石油进口量同比减少10%,日本及中国则减少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