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约500米长的澜沧江峡谷中,油气管桥、公路桥、铁路桥、丝路古桥并肩而架于兰津古渡。“渡博南,越兰津”,东汉唱响的民谣今天依然广为流传,昔日茶马古道正在成为国际物流通衢——
云南省保山市水寨乡和大理州杉阳镇交界处,澜沧江由宽变窄,两岸陡崖夹峙而成峡谷。这“人间天河”就是南方古丝路上大名鼎鼎的“兰津古渡”。
南北约500米长的峡谷中,一架油气管桥让天然气、原油、成品油“三管”同桥跨越;一条2006年建成的公路连接东西,成为西南物资流通干道;一条铁路桥已凿通隧道,筑牢桥墩,只待一桥飞架,天堑就将变通途。
“一定不是偶然的!”得知总长达7800公里的中缅管道,只有此处设计上不得不“以桥点线”,万里行记者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识兰津古渡 “沧水飞虹”今朝如何连接东西两岸、沟通东方西方。
2014年12月21日,万里行记者从从大理州杉阳镇下高速,换乘越野车,沿着一条极为狭窄崎岖的山路,经过七八个陡弯折返爬上位于镇西的山顶。悬崖峭壁间,澜沧江果如其名(意为百万大象之河),在横断山脉的千里深谷中奔流不息。
山路边,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大桥局的几块项目工程简介牌很是醒目,空地上堆放着管子。“那是铁路桥建设时的材料。”开车的师傅周鑫说,承担此工程施工的是大桥局项目部,有的大学生2008年毕业一来大桥就开建了,如今6年过去了,婚结了,娃都有了,桥还没建成呢!
沿着寺边陡峭的山路下行几百米,峰回路转中,越野车吼叫着冲下几道坡度达到60度,行驶在云端的感觉让记者紧紧拉住车把手,使劲保持着身体平衡。虽然已多次看过工程施工和通气之初的照片,但真正身处“V”型峡谷的绝壁边,记者还是被周遭的险峻地势环境深深震撼。直径逾米的管道从对岸岩鹰山隧道口冒出来,又以近80度的坡度沿着峭崖直挂下行100多米,随后凌空横跨280多米的澜沧江,再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循崖壁上攀钻入江顶寺隧道。
这是我国首次在悬挂跨越中采用油气及成品油三管同桥并行的工程项目,由于峡谷两岸稳定区域有限,施工场地狭小,大型机械和人力都难以施展。西南管道公司保山输油气站站长韩明泽比划着介绍:“一辆大车只能运输一根12米长的钢管,卸车后得靠吊车帮着调头。你看,就这边悬挂的105米管线,就苦干了两个多月时间呢!”中国石油人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这项工程。
看到记者仰视着管线背后山崖上遍布的六七百平方米的网格发愣,韩明泽解释:“滚石、泥石流、滑坡、地震是云南横断山脉经常出现的地质灾害。那是用20-30米长的大铆钉,就像巨型的膨胀螺丝那样把陡立的山壁给钉住锁死了。”
“那山崖上铁梯是为巡线准备的吗?”记者的问话逗笑了韩站长。“那是为植被生长安装的浇水管网,我们承诺管道过处不留痕迹嘛!”仔细看,果然,那网格上遍布着细细的小管线,陡立的山崖上绿草如茵。
戴上安全帽,大着胆子走上10米宽、铺设着网孔状金属栅板的桥面,一黄两灰的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并行铺放,一低头就看见脚下200多米处翻滚的江水,从不恐高的记者也本能地扶住了一旁管径达1016毫米的黄色天然气管道,其他两条管径分别为813毫米和219毫米的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像兄弟一样静卧一侧。中缅管道运行500多天来,已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输送30多亿立方米的温暖福气。
这个我国首例“三管同桥”的跨越工程点,是设计者在沿江上下游几十公里范围内对多个断面进行严格比较论证后,确定可以保障管道安全的唯一地方。而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瑞铁路路线显示,铁路同样不得不转了个巨大的弯,把此地作为“澜沧江特大桥”的最佳跨越点。距管道桥约350米的霁虹公路桥上车来车往,而两桥之间,已经耸立的巨型铁路桥墩底部几乎和管道桥处于同一水平线, 30多米高处的隧道也已封口待命。待到蓝图上的这座特大桥建成,将成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东西往来的火车,将借此飞渡天堑,经龙陵,至瑞丽,连接缅甸。
回到山顶,距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工程简介牌十几米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宽约6尺的石板路断断续续,被岁月磨得凸凹不平,从江边爬上来,又蜿蜒伸向远处的山谷,当年商队的马蹄印痕仍清晰可见。行走其间,放眼数百米外的对岸,真有“两山喊得应,相会走一天”之感。
认不清残墙拱门上的三个大字,记者走进了残墙边看似新修的江顶寺一探究竟。身着一袭黄袈裟的住持顺持双手合十迎出,解释着:这便是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经过处。此处地形险要似咽喉。当地人称此门以东为“关内”,此门以西为“关外”。这堵残墙其实是当年一座寺庙的山门。正面可见“觉路遥”三个字,后面缺个“远”字。另一面可见“关耸峙”,前面缺一个“澜”字。
原来,丝绸之路出现前的两百年里,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经形成,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所在。为了连接澜沧江东西,从古时的舟筏渡口,到汉代架藤篾桥,元朝改成木桥,明朝建成铁索桥,两千多年来,这里建了毁、毁了建,多达二十几个回合。西岸绝壁上,历代文人墨客刻书的“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等题字证明,这里始终是打通西南丝路的咽喉,承担着繁荣亚欧各国的通商贸易。
可惜,1986年,古桥被洪水冲毁,后来下游修建的小湾水电站又把江面提升90多米,昔日的霁虹桥遗址、山壁上的摩崖石刻便被淹没水中。现在通行的公路桥,同样被命名为霁虹,却是2006年在距原址100多米的上游修建的新桥。看到记者惋惜的神情,顺持方丈转身取出寺内专门保存放大的这座桥的黑白照片,并任由记者翻拍。
今人与古人的智慧是相通的,他们不约而同地选中这个几十公里长的峡谷,在兰津古渡留下多少执着沟通交流的故事。眼下,那边是身着制服的石油员工巡护现代石油管线,这边是寺庙里的住持守护古时的通商古道。湮灭的是有形的桥,存在的却是古往今来时时处处都在进行的文明交融。
“渡博南,越兰津”,东汉唱响的民谣今天依然广为流传。丝路、公路、铁路、油气路,“一桥飞架东西”。连接的,既是历史的回声,又是现代的文明。这里走过响铃清脆的马帮,把中国的货物运往南亚;这里走过汽车商队,援华物资从这里被运往内地;这里日夜不停地输送着油气,成为打开大西南地区的能源通道;这里还将开通铁路客运贸易,成为国际物流通衢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