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石油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利用油价下跌的方式向外界表明某些悲观情绪没有必要

日期:2015-02-06    来源:环球网  作者:环球网

国际石油网

2015
02/06
11:0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价下跌 经济前景 中海油

在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悲观的情绪甚嚣尘上之际,中国利用油价下跌的方式则向外界表明:某些悲观情绪没有必要。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利用油价暴跌的机会,来降低它们应对震荡市场中价格波动的长期脆弱性。

中海油本周宣布了削减资本支出的计划。这家中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商表示,开发投资、勘探投资和生产资本化投资都将大幅削减。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和珠海振戎等精炼商将原油采购量提升至创纪录的水平。去年11月,另一家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中石化[微博],在度假胜地海南岛上兴建的一座原油储备基地投入试运行。

这些看似矛盾的信号,却反映出中国日益放缓的经济中增长来源的改变,同时表明中国政府和企业希望通过低油价下的石油储备来增强它们应对震荡市场中价格波动的韧性。

很容易理解中海油为何要削减支出。中国经济增速略低于官员们要求的水平,在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放缓至7.1%。让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的是,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已经下降。摩根大通私人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单位GDP的原油需求自2005年以来每年下降4.3%。此外,随着增长来源逐步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及从出口转向内需,能耗下降很可能会加速,从而导致石油资本支出进一步被削减(这回股东们更高兴了)。

但中国也在着眼于未来,利用油价走势快速且意料之外的逆转带来的机会。中国内地对原油的需求增加,因为中国利用油价下跌的机会,大幅提高商业和战略储备能力。中国这么做将会解决长期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并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虽然目前外界日益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悲观。这种悲观态度反映了长期的产能过剩、过度建设的房地产市场以及对过度借贷(无论借的是人民币(6.2515, 0.0000, 0.00%)还是日益升值的美元)的企业部门的担忧。但中国利用油价下跌的方式也表明,某些悲观情绪没有必要。商业和战略原油储备大幅增加,同时价格是仅仅数月前的一半,这只是一个方面。中国政府也在增加税收,而不是将油价下跌的全部益处传递给消费者。

巴克莱驻伦敦的大宗商品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表示,那些税收将有部分用于解决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如果历史可以为鉴,这种支出应该有利于中国及其邻国。迄今为止,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增长一直是好消息。在1990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是5%。自2010年以来,这一数据升至逾40%。随着其他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支柱的角色变得尤其重要(去年,新兴市场整体仅增长4%——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的增长甚至还会下降一些)。

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已经为船运公司和其他公司带来了好运。Energy Aspects驻休斯顿和伦敦的首席原油分析师阿姆里塔•森表示,中国原油需求增加的最大受益者包括伊朗。实际上,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需求比印度、日本和韩国进口伊朗石油的总和还要多(所有这些国家都不用参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而它们进口的数量也可能高于豁免的水平)。

中国显然意识到,用美元获取石油等实物资产比购买纸质证券更有利。就目前而言,美国国债和美元看起来都很有吸引力,而原油则并非如此。但中国始终着眼于长远。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