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塔里木油田克深8-6井采用自主研制的射孔器材进行射孔作业获得成功。这是国产化射孔技术在克深第3例,创下国内最深射孔井深7930米,184摄氏度,压力最大175兆帕。由此,2014年以来,国产化射孔作业技术在库车山前运用30多井次,节约成本1亿多元,普及率超过90%。
库车山前储层埋藏深,呈现出超深、超高温、超高压和低渗透“三超一低”的特征,储层属于微裂缝发育,气井自然产能低,平均单井日产天然气20万立方米至30万立方米,远远实现不了高效开发的目标。复合射孔技术是有效解决双层套管补孔、低渗透油层增产效果差的利器。
2008年,克深区块开发时,库车山前的“三超气井”射孔作业均由国外公司承担,一口井射孔作业1米的综合成本达2.5万至3万元,仅克深206井射孔作业200多米,作业费用就高达近600万元。
既要高精尖,又要接地气,既能破解难题,还需经济实惠。2011年年初,塔里木油田与射孔作业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的测井公司、上海宝钢厂等厂家联姻,自主研制“三超气井”射孔作业器材并开展配套技术研究,于2012年9月研制出175兆帕,耐温达200摄氏度、100小时的“三超气井”射孔枪,研发出配套的射孔弹等火工品及配套技术,并经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经中国石油射孔检测中心认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有效缓解射孔技术的进口依赖症。
2012年9月,塔里木油田运用研制的“三超气井”射孔器材,在克深205井和207井进行先导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特产”有了“洋感觉”,经过升级改造,克深2-2-5井开展第二次试验,射孔发射率达100%,达到了此前国外公司的射孔作业水平。而此次井下射孔作业1米的综合成本在1.7万元左右。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2013年开始,塔里木油田开始在克深、大北3、博孜等区块的“三超气井”,推广使用这一国产化的射孔作业技术。因克深9区块的克深901、902、903、904等井深度8000米左右,具有超高温、超高压的特点,温度和压力高于克深区块其他气井20%,对射孔作业器材耐高温、耐高压的要求苛刻,现有的175兆帕射孔器材不能满足这一区块的钻井要求。
试验中改进,优化中成熟。技术人员针对克深9区块8000米级“三超气井”射孔作业,对现有射孔器材再次改进升级,新研发了210兆帕、耐温达200摄氏度、100小时的射孔枪和火工品,使得射孔技术日臻成熟。3月10日,克深901井采用新研发的射孔技术,创下了国内综合施工难度最大的纪录:最深射孔井深7930米,井底最高温度184摄氏度,压力最大175兆帕,再次验证国产化射孔技术趋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