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节油环保 » 正文

中石油塔里木石化分公司辩证施策降本增效

日期:2015-07-13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苏华

国际石油网

2015
07/13
13: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石油 塔里木石化

合成塔压力降低,液氨日均减少10吨。

召集工程师、内操、外操等“智囊”人员分析讨论,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液氨泄漏原因。

启动生产堵漏工作预案,优化操作工艺降本增效。

减少了合成气损耗,而且通过合理化建议又发现新的节能增产途径。

“这几天的增效效果不错。”7月10日,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合成氨三班运行主管肖华看着统计数据激动不已,这是他们现场针对问题全员落实整改取得的成绩。

前一段时间,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大化肥装置端的火炬火焰突然变大,火苗比以往高,同时合成塔压力降低,液氨的产量也开始下降,按照此时的数据推算,每天减少液氨产量10吨左右。

这点损耗对于日生产1500吨液氨的合成氨装置来说,虽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在低油价的严峻生产经营形势面前,降本增效必须落到实处,这点损耗也要认真对待。

查疑点当“包公”,解难题做“诸葛”,已成为这个公司进行辩证施策的常态做法。

问题一出现,当天值班的肖华立即召集工程师、内操、外操等方面的人员开会,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分析讨论,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液氨泄漏的地点和原因。

肖华说:“找到漏点是今天的重中之重,也是考验大家技术的一次机会。大家在去现场查找问题之前,先要理清思路,不要盲目地去寻找漏点。”

会后,转变热工主控工程师张军立即在计算机上调出了一些关键数据,他对流量计累积读数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合成气压缩机K431去循环氢流量有较大的变化,他立即汇报说:“压缩机K431去循环氢流量FI2101增加了一倍多,问题应该就在这里。”

肖华仔细查看了计算机上数据曲线后说:“现在有基本目标了,我们抓紧行动,看谁先找到漏点!”

一时间,众“诸葛”纷纷起身去现场。

脱碳主控工程师陈伟在计算机上仔细检查了此前统计的安全阀状态数据后,背起安全巡检包,一边思考,一边嘀咕道:“我就不信找不到漏点。”出门时,他叫上了外操黄旭升。

虽然目标确定在合成气压缩及其附属设施上,但整套设备的安全阀及放空阀不少,位置也高高低低。陈伟带着测温仪对现场安全阀、放空阀逐一测量并记录,来来回回检查了3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我就不相信这漏点还有隐身术。”陈伟不气馁,也没有一点要放弃的想法。他觉得一定是自己哪里检查得还不够仔细。于是,他再一次重新开始查找,准备再来一次地毯式检查。两个多小时又过去了,当他检查到除氧器三层平台氢线总管的安全阀时,发现管线的声音比以往大。“应该就是此处泄漏。”陈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马上通过对讲机给主控室汇报。

肖华听到消息,立即背上巡检包,跑向现场进行实地核对查看。现场核实后,他返回主控室调出合成气压缩机K431的循环气趋势图反复查看,并和合成冷冻主控工程师庞和彪一起分析这段时间装置出现的现象,最终确定漏点就在这里。

肖华把这一情况向生产部进行了汇报。生产部相关人员确认情况后,按照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立即启动生产堵漏工作预案,并在泄漏的安全阀处搭设了脚手架,开始堵漏作业。

经过奋战,当他们把天然气压缩机K411加循环氢由出口切换至入口,在把循环氢总管压力从4.6兆帕降至3.3兆帕时,安全阀前后管线声音明显减小。

此时,中控室的计算机马上显示,合成气压缩机 K431供氢流量很快恢复到正常值,液氨产量也开始缓慢增加,没多长时间便恢复至正常的平均水平。

这时,合成冷冻压缩机主控工程师马红兵疑惑了,他反复论证思考着,又大胆提出一个问题:“K431目前送往循环氢总管的气体为入口新鲜气,如果改为出塔分氨后的循环气,有可能还会提高产量,我们应该继续优化操作工艺。”

大家从中很受启发,便对这一建议进行整理,并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上交生产部讨论……

“诸葛会”堵漏点,不仅找回了消失的10吨液氨,减少了合成气损耗,每天挽回1.5万元的损失,而且通过合理化建议又发现新的节能增产途径,真是一举多得。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