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石油媒体聚焦 » 正文

油服企业应把握契机逆市谋强

日期:2015-10-23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渠沛然

国际石油网

2015
10/23
15: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服企业 油价下跌 油气市场

油价下跌对油气行业都是不小的冲击,2014年下半年以来,低油价对油气行业的沉重打击直接传导至油服行业。

石化油服日前发布公告称,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0.6亿元左右,成为目前公布三季业绩快报损数目最大的上市公司。其他大多数民营石化企业,例如新疆准东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仁智油服、潜能恒信等齐报亏,杰瑞石油虽持续盈利,但也比去年同期利润下降八成之多。

低油价下,油服企业面临危机,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把握契机逆流而上?

国内外应对殊途同归

“低油价并非坏事,对行业来说是契机,是经营思维和技术跃进的时期。” 国民油井华高公司战略客户总监刘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低油价总会让企业考虑新的谋生方式。”

得益于成熟的管理体系、丰厚的业绩积累、世界一流的的技术水平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国际油服公司应对低油价冲击波似乎略显从容和得心应手。

2008年和2014年的低油价震荡,国外油服企业选择“自身补强”和企业并购,排出自身发展泡沫,完善自身产业链,吸收不同企业的优势领域进行重组以抵抗冲击 “以哈里伯顿并购贝克休斯来说,市场合并、员工融合都相对容易,能够较快形成合力。这也体现了国际技术服务公司管理运营中的绝对优势,使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并购,并快速内部融合,来提高业务能力和拓展业务市场。他们也从追求单井产量向最大能效实现整个产业链强强联手协作转变”。刘青说。

而国内应对低油价冲击的方式,刘青总结为两个“跨界”——一是跨国界,二是跨边界。

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国内油气市场领域发展空间较小,甚至可以说是被压缩的,只能夹缝中生存。因此他们选择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整合资源,寻求发展,颇有“国内练兵场,国外主战场”的趋势。

另一方面,不少油服企业选择跨领域、跨行业发展,业务逐渐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涉及能源多个领域。

不无论如何,国内外油服企业都意识到,只有集约资源、优化资源,不再把产量作为第一追求,而是着手优化调整产量结构,削减低效无效产量,追求优质高效产量,才能走出油服行业的“冰河期”。

技术革新 打造一体化服务

刘青认为,低油价的打击和油服行业利润下行的当下,是企业整合壮大的蛰伏期,也是技术探索的好时机。

油服企业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加强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主动出击,才能确保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低油价的冲击对油服行业是一个洗牌的过程。在油价回升乏力之时,利润“蛋糕”突然变小,竞争分食过程激烈,有足够结余资金的企业或将选择并购增强实力。但无论如何,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是保障企业熬过“危机”的利器。

除技术革新外,垂直重组、优化公司结构是油服企业另一“法宝”。

以近期“逆流而上”的通源石油为例,其并未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还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重组配套资金4.1亿元,以并购应对行业低迷。通源石油董事长张国桉表示,基于多年深耕这一领域的经验,油服行业必然会重新进入景气周期,因此并未考虑缩减投资,反而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垂直整合,为公司未来业务加速提供“补给”。

通源石油未来发展方向与刘青所说不谋而合,该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在石油行业相对低迷时期将加速行业内垂直整合,收购行业内优势企业,构建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油服企业在低油价压力下,不断完善自身技术储备和生产能效,从服务业中端向前、后延伸,打造一体化服务,补充完善自身产业链建设,是油服企业的出路。”刘青补充说。

转型发展 优胜劣汰

油服行业转型发展的时机,应撇去固有的路径依赖和利益纠缠。

低油价寒冬期过去后,油公司、油服公司及生产制造商甲乙丙三方格局将有变化。油公司与油服公司界限依旧清晰,但生产制造商或将进入油服领域,乙丙方有可能出现重叠。

而国内,刘青认为更多的小型油服企业将抱团取暖,小小联合变为中型公司,中中联合继而变成大型油服公司,或合并后上市融资,实现走出去战略。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吴思卫表示,长期低油价导致油服产业危机,低油价的问题只能通过低成本来解决,低成本的企业竞争只有靠高管理水平、高运营效率和高技术水平来胜出,而提高管理、运营效率和技术水平,关键在于实现油服行业的转型发展,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对于这一观点,刘青表示赞同,“这是行业的洗牌重组,留下的都会是经营公司。但低成本不一定会有更高的效益。在油服企业给予低报价的同时,并不代表其具备更先进的技术,一味追求低成本的反复利用,对新的科技技术突破其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他说。

而对于新一轮油气改革对油服市场的影响,李莉表示并不能报以过高期望,目前来看,油服企业独立并实现市场化并不现实。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