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际油价再跌,触发了国内油价的下调“开关”,公众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油价“四连降”,盼着用上更便宜更实惠的油,不承想,发改委爽约了,以一个看似高大上的环保理由搁置了此次油价下调,一时舆论哗然,引来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批评声。
关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我们已经建立了“游戏规则”——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按照设计,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根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3月26日公布的修改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彼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介绍,按照新机制要求,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都会调整一次,该降就降,该升就升。(2013年3月27日新华网)此言犹然在耳,令人印象深刻。说好了按“游戏规则”办事,但现在油价该降了,发改委却没有让它应然地“就降”,公然失信,违反“游戏规则”,暴露出调价的随意性,暴露出人为调价力量大于规则力量的不正常关系,亵渎了成品油定价机制。
有了成品油调价的“游戏规则”,发改委就应该尊重“游戏规则”,按照“游戏规则”办事,这样,“游戏规则”才符合市场规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才有意义,才有公信力。如果不尊重“游戏规则”,想遵守的时候就遵守,不想遵守的时候就找个理由把它晾在一边,那么,“游戏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就被架空了,成品油定价的实质就是人为定价至上,而非真正的规则定价。在这种扭曲的定价模式中,发改委可以找出N个理由来搁置调价(主要是降价),打乱成品油价格的正常走势,打乱市场的预期。
还需要强调的是,油价少降几毛钱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有限,有事要开车的人该开车还是要开,不会因此少开,而油价按照规律降一点,人们没事时也不会因此就开车乱跑。另外,排量大的车、客车、货车等大型车辆是污染的主力军,能买得起大排量车的人一般不差钱,油价贵点贱点,人家不在乎,还是照样消费,客车、货车等大型车辆一般都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或公益需要、社会服务需求运转,如果油价波动不大,对客车、货车等大型车辆的用油消费量影响也不会太明显。从国际惯例看,世界各国用维持高油价来培养低碳绿色出行理念、治理雾霾、保护环境的做法也不常见。显然,发改委为此次油价该降不降所找的环保理由缺乏说服力。
此次发改委搁置油价下调是一个很坏的例子,希望发改委下不为例,在今后国内油价的调价(主要是降价)窗口再打开时,多想想“游戏规则”,多想想当初的承诺,多想想民意,从而让油价调整更科学,更合理,更有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