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石油资讯 » 正文

中石油俄哈找油受挫的三点自省

日期:2006-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苗苏

国际石油网

2006
07/19
11: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中石油 俄哈 找油 受挫 自省

     备受瞩目的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首次公开募股(IPO)7月14日终于落下了帷幕,结果大大出人意料:曾经踌躇满志准备出资30亿美元购买Rosneft股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集团公司(CNPC,简称“中石油”)仅仅获得认购5亿美元的股票,只相当于原定目标的六分之一。

    需要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中石油第一次在海外遭遇挫折。自去年中国国家海洋石油公司收购优尼科失败以来,中国石油公司在寻找海外石油的道路上就屡屡遭遇坎坷。就在上个月,哈萨克斯坦国有石油公司KazMunaiGaz从中石油手中购买了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33%的股份,并表示可能会继续收购股份。去年10月份,中石油费尽周折才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100%股份,成为当年中国在海外的最大的一笔能源交易。美联社的报道中说,这次股票回购让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的交易大打折扣。

     为了确保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继续繁荣,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在海外找油的力度。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和中石油斥巨资入股Rosneft公司的交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但中国石油公司海外寻油的路并不好走,从屡屡遭遇的失败来看,中国公司在海外拓展业务不仅面临着政治方面的阻力,甚至在商业经验和技巧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对手。

     笔者分析认为,中国石油公司之所以在海外寻油的道路上屡屡遭遇挫折三个方面的原因不能不给予足够重视。

       一、 政治方面的防范和阻力应予重视

      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进行收购通常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政治阻力,这一点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事上表现最为明显。在报价远高于竞争对手的基础上,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竟然以失败收场,政治阻力显然是主要原因。来自美国国会和部分议员的强大压力迫使中海油最终收回了报价高达18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本是简单的商业行为,优尼科在美国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石油公司,其主要业务在亚洲。相对而言中海油与优尼科的合并或许对双方都有利。但这次收购一开始就被蒙上了政治色彩,在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今天,中国与美国抢夺战略资源的论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海油的失败也可以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牺牲品。在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激增的背景下,任何煽风点火的言论都可能迅速得到响应。

     从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案来说,中国公司和高层经理应该认识到,他们需要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考虑美国商业,理解美国的宏观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国公司和政府也许低估了政治势力、人民情绪等非经济因素在美国商业界的影响。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因为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动作以及军事力量逐渐引起关注,中国在美国一直被视为巨大威胁。

    二、 商业经验欠缺 谈判技巧有待提高

      与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比起来,中国几家石油公司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它们的竞争实力和商业经验都远远不及竞争对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由于国情不同,中国的能源市场基本上仍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尽管国内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国燃气几家大型公司,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激烈竞争。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公司的经验欠缺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们留意到在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的交易中,中石油收购了后者100%的股份。这种做法在国际上非常少见,事实上,获得对一家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并不需要拥有其全部股份,只要简单多数就足以达到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受俄罗斯能源国有化政策的影响,哈萨克斯坦政府也在有意推进能源国有化政策。尽管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是一家在加拿大上市的公司,但其主要业务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在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最初签署的协议中,哈方就提出了保留今后回收部分股份的权利,这事实上是一个伏笔。

       此外,我们还留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国内公司海外收购总喜欢闹的沸沸扬扬,几乎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但国外大型公司却很少有这样的情况,许多大型收购都是在签署协议的最后一刻才向外界宣布,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兼并收购是非常敏感的商业行为,在交易达成之前适当保密是非常必要的。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如果能在秘密中进行或许就不会引起美国政客的关注。

     三、 心态须放平稳 不可过于急功近利

     我们目前尚不知晓中石油在入股Rosneft公司问题上没能达到原定目标的真正原因,但从一些公开的报道看,Rosneft公司管理层对中石油提出的一些合作条件表示了反感,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方此前以为自己占据了上风,但事实上他们的要求令俄方不快。有报道说,中石油提出的入股条件包括设立合资企业开发西伯利亚的Vankor油田,在西伯利亚东部进行能源合作以及签署一份长期的原油供应合同。对于急于在海外拓展业务的中石油来说,其对石油资源的渴望可以理解,但过于急功近利可能会事与愿违。

     现在中国石油公司应该更加关注中型企业收购兼并,因为收购大型公司不仅要出很多钱,而且曝光率会比较高,遇到阻力的可能性也更高,风险也会更大。因此,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寻油路上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不太容易引起关注的中小型企业上。此外,通过收购中型企业,中国企业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队伍,同时又可以熟悉自己的环境,整合公司也会相对容易一点。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中海油尝试收购优尼科和海尔尝试收购美泰克,都是很大的公司收购,因为公司比较大,项目比较大,所以大家关注比较多。其实它们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好大喜功的心态。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