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日,吉林油建“十二五”期间共完成创新项目50多个,五小科技等群众性小改小革项目300多项,累计创效近1500万元。
千万元创效数字的背后,是这个公司全体干部员工针对经营效益不断下滑的实际,结合现状深挖自身潜力、集思广益破解难题的结果。
让员工成为创效主体
吉林油建为员工搭桥铺路,调动员工创新创效的自发性、主动性。
鼓励建议创新。吉林油建从思想源头上重视创新工作,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结合经验做法,提出的实用性强、具有有可研制价值的建议,均可上报“金点子”评选。5年来,基层员工共上报“金点子”500多条,有60%被采用,有10%转化为创新项目。
储备技术人才。吉林油建秉承“创新源头在基层”的理念,积极培养工人技师、技术带头人等基层创新队伍,截至目前已储备各级技师100余人,创新能手50余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更多的青工迈入创新行列。吉林油建80%的创新成果出自基层员工手中。安装三队水焊工李国平研制的标准化生产组对模具等17项成果获得吉林油田优秀创新项目奖。
重视精英创新。2012年3月至7月,吉林油建承建庆铁线大庆—锦州输油管线太阳升中转站工艺安装。时任副机组长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李玉福带领技术团队提出分段预制后组装的施工办法,在阀门不到货的情况下,先把各段工艺管线进行预制,不但缩短工期,还避免了因工艺引起的输油泵出入口易变形及震动问题,并在施工同时研制出多种生产辅助工具,使得整个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
让生产活动成为创新载体
“十二五”期间,吉林油建为了把员工技术创新工作抓实抓好,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与生产脱节等不良现象发生,在积极利用有效载体、谋求有效方法的同时,还注重将二者结合,确保了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效益的最大化。
吉林油建将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同劳动竞赛、技术比武、达产达标等活动结合。一方面,以此为平台,让员工的技术创新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实际,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培养员工自信心,激发员工上进心。每次竞赛或比武前,研发人向员工详细介绍创新成果的使用方法,掌握最快、使用最佳、效率最高的团队得高分,同时,研发人所在团队双倍加分。2013年,由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李玉福带领的自动焊班,仅创新奖励就较其他班组多不少。
让创新成果助力企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吉林油建在经济技术创新创效过程中,瞄准“成效”这个目标,一旦有创新成果,便迅速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让每一项成果都能迅速助推企业发展。
吉林油建制定完善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专人负责项目的立项、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人员、资金、材料、技术“四落实”,确保每年立项的项目都能当年立项、当年实施、当年见效。
现场管道坡口切削中,可移动坡口机常需要两人操作,费时费力。2014年,吉林油建安装三队员工葛铁成功研制了现场可移动坡口机支架,支架可用现场边角余料制作,成本低廉。在现场施工中,可将管道坡口机迅速固定、支撑,并自由转向,缩短了将手提坡口机连接固定到管件上的施工等停时间,且只需一人操作。通常一个管径150毫米左右的钢管坡口切削,只需要2至3分钟就可完成全部工序,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操作强度,节约了人力物力。研制成功后,吉林油建将其大范围推广,管道坡口切削效率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吉林油建300余项创新项目实现了推广,企业整体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