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由南化研究院与武汉分公司联合承担的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项目“干气提浓装置净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了中国化石化科技部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南化研究院专利技术“干气提浓装置净化新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炼厂干气量大且富含乙烯和轻烃,极具利用价值。近年来,国外炼厂在实施炼化一体化生产过程中,从浓缩的干气中获得乙烯和轻烃,不经裂解直接进入乙烯装置的分离系统,作为乙烯原料的补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成为炼化一体化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和降低乙烯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该技术中有个关键工艺就是需要对提浓干气进行脱碳,国内企业最早引进国外的工艺,但存在脱碳溶剂降解损耗大、设备腐蚀严重、能耗较高等问题。且脱碳工艺存在吸收速率和吸收容量均较低,导致溶液循环量大、再生热耗和动力消耗偏高,为了达到相同净化度,吸收塔的尺寸及填料高度均偏高。
南化研究院和武汉分公司联合承担的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项目“干气提浓装置净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采用南化研究院针对炼厂干气回收富乙烯脱硫脱碳工艺开发的新型NMA-2溶剂,在武汉石化工业应用试验表明,与原设计MDEA溶剂相比,在保持催化干气、LPG脱硫效果相同条件下,干气提浓装置处理量达到110%负荷时,溶剂循环量由33t/h下降到9t/h,干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浓度由400uL/L下降至50uL/L以下,再生蒸汽降低了2.4t/h,实现了停开后续碱洗工序,可节约碱量约24 t/a。该技术具有创新性,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