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东修理用于制造钻井泵缸套的珩磨机。
岗位素描
钻井机修钳工:
钻井机修钳工主要是按技术要求对钻井作业中使用的柴油机配件、绞车、钻井泵、电磁刹车等配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在设备上开槽、打眼、扩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研磨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一年可加工2000多个配件。
“‘薛大拿’不浮夸,干起活来‘一把抓’。”4月13日,“薛大拿”自行研制的“一把抓”现场应用后,再一次证明此言非虚。
“薛大拿”叫薛卫东,是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的钳工高级技师、修理技术能手。
刚入厂时,薛卫东就对识图画线很感兴趣,爱捣鼓,在叮叮当当中,废旧钢板在他的榔头下变成了食堂用的大铁锅。
“我们车间有好几个车床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到现在加工配件的精度一点也不比新车床差。这些设备‘老当益壮’,‘薛大拿’功不可没。”车间主任王建红对老薛赞不绝口。
薛卫东视设备为生命,大到车床,小到拉拔工具,都建立台账,以备修理时随时查看。从换螺帽的“微创”手术,到更换护罩的“外科”手术,再到更换电机、减速器等大型配件的“内科”手术,他都记录在案,以便随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2008年进入车间使用,16年因丝杠报废而暂停使用,随时待命。”这是他在笔记本上记录的一个拉拔器的使用情况。也正是这个废旧拉拔器,催生了他设计、研制“一把抓”的想法。
在缸套加工生产最后一道珩磨工序中,常出现“卡脖子”现象。最开始用磁力吸盘进行吊装,但缸套自身产生磁力,细小铁屑吸附在缸套内胆里,重复珩磨不说,误差大时还要返工。后来改用尼龙吊带吊装,也出现过歪拉斜吊现象。
“既然在工序上卡了脖子,那就想办法用拉拔器卡住缸套的脖子。”薛卫东说。
由于和钻井泵之间装配的需要,缸套本体在设计、制造时有一个很大的台阶,厂区人形象地称之为“钢套脖子”。薛卫东的办法是在拉拔器定位中心加装滑动轴承,再将报废的丝杠改装为高硬度钢筋,经过细细打磨和改进后,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吊装前,将钢筋在滑动轴承上轻轻一滑,正好卡住缸套脖子;上提时,拉拔器的三个“爪牙”紧紧咬住缸套,吊装作业一气呵成。员工们称之为“一把抓”。
“一把抓”使用后,打通了缸套加工生产中的最后一道难关,既为生产过程按下了“快进键”,又系上了“安全带”。
“高手在民间,群众就是创新的力量源泉。”长庆钻井总公司机修公司银川石油修造厂责任工程师赵军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