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生产现场,仰首是蓝天,远眺绿成荫。
油海翻腾,蓝天碧水。在长庆采二的油区上,石油之城与绿色生态并行不悖,有何秘诀?
陇东3万平方公里矿权中,长庆采二占据三分之一;陇东油区逾10亿吨三级储量,长庆采二超出了四分之一。作为这个陇东油区的“老大”,靠的是坚持将“生态蓝图”绘到底。
“咬定青山”
“夏种”时节,走进岭南作业区南206油泥存放处,党支部书记汪德全正带领大班员工犁地。去年喜获玉米丰收的他们,今年更是种了许多作物。这片土地,完完全全是“污油泥”。“经过微生物培养菌生物预制床处理后,这里的含油泥土壤含油率已从之前的15%降至0.3%以下,土壤完全达到可利用标准。”该区HSE办公室主任房海梅介绍道。
既要绿山相依又要“黑金”滚滚。这个生产区域横跨三县一区,10个油田、67个开发区块、200多座站点、6200余口油水井、油水管线4000余条近7000公里,除了小范围采用“微生物”处理,该厂更斥资3000万元建成陇东油泥处理站,通过利用油泥预处理装置、油泥调剂装置、油泥机械离心脱水装置,将油泥还为一方净土。
生态优先,不仅仅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补救措施,更是将环保理念贯穿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开发几十年来,生产区绿化率达到90%以上,绿化荒山15万平方米,更与庆阳市携手投入1亿多元,计划用10余年时间,共建百万亩中国石油长庆“碳汇林”,给陇东一条“绿色廊道”。
破译水密码
“启泵—打压—循环,给污水罐‘喝’点啤酒、‘喂’点馒头、‘吸’点氧。”这是岭510井区党支部书记李燕峰每天要做的事情。“给‘它’吃好饭,明天我们井区可就有水用了。”
李书记口中的“它”,是在该厂大面积使用的一个名为“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基层一线井区生活基地,大多建在这黄土陇上沟沟壑壑中,没有完善的下水管线铺设和处理设施,这个设备恰可将生活污水变废为宝,给生活点院内的植被浇灌,降温降尘。目前,该厂已建成了26座原油采出水处理厂,完善配套采出水站11座,采出水回注率均达100%。
“向自己开刀”
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废水、废气、废料就地循环利用,从微生物污染土壤废水膜处理到餐厨垃圾处理,目标就是将污染“吃干榨净”。这种对污染说“不”的力量,源于长庆采二以法治红线守护生态绿线的决心。多年来,该厂严格贯彻落实《环保法》,“向自己开刀”,向环境污染“亮剑”,仅2016年就修订完善了24项HSE制度、52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5类9项环保基础档案,让绿色发展有章可循。
规范含油污泥处置、加强危化品和危废物存储管理、实施隐患治理工程49项、治理管道隐患320条.....有效避免了衍生环境问题。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划定的是生态红线,落实的是主体功能,使环保二字落地生根。让绿色发展的如椽巨笔,绘就出“大美油区”的和谐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