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0时,在
冀东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地面工程与信息化技术研究人员期待的目光中,一架深灰色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预先设定的轨道飞行。无人机上的摄像装置拍摄的影像实时回传显现在监控电脑上。
冀东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共管辖油区17条集输管道,长度近500公里,所经地段地表情况复杂,给管道巡检、抢险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以往管道巡护采用车载人工巡检,分高柳线、庙曹线和高南线3个组,在特殊部位或敏感管段设置巡检点,巡检人员以固定频次打点,保证巡检到位,但存在巡检整体数据无法留存、整体监控不完整等问题,也无法对异常突发情况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油气集输公司管道管理人员介绍。
当前,无人机巡检在长输管线、电力、森林防护、海上应急等行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使用效果。今年年初以来,油气集输公司致力于智慧化油田建设,结合管线运行现状和监测基础,对多种新技术进行论证,初步确定使用无人机搭载先进传感器,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管道无人巡检、智能处理的智能巡检系统,有效解决涉水、穿越段等诸多人和车无法到达区域巡检效率低的难题,加快管理向智慧化转型。
本次试飞,油气集输公司提前向驻地边防申请了临时区域。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包含日间和夜间两种模式:日间巡检模式使用可见光摄像头对线路与周边环境进行振幅拍摄,自动快速生成图片链,并与上一次图片链进行对比,判断周边新变化,发出报警信息,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占压、打孔盗油、临界区施工等问题。夜间巡检模式则使用红外热相仪拍摄寻找高热源进行温差对比,还能对出现在管道周边的人或车辆进行判定报警。
“较传统巡线模式,无人机可昼夜不间断巡检,成本低、方便运输、操作简便且巡检速度快、信息反馈及时、数据有效存档。”公司地面工程与信息化技术研究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