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强在巡检路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工作10年,海龄9年,有得有失,有喜有忧,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海外之路,且行且珍惜。”7月28日,张德强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现年35岁的张德强是
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伊拉克项目GW145队平台经理。进入海外市场施工9年来,他辗转尼日尔、乍得、伊拉克等国,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成长为带队施工的“老海外”。
2008年7月,张德强响应钻井一公司“走出去”战略,被选拔到尼日尔项目GW216队担任HSE监督。
都说来到了撒哈拉沙漠才算真正见识了“火炉”。9月底,张德强一行十余人顺利抵达尼日尔。来到营地的第二天,张德强就赶上了一个小型沙尘暴,吃到了本地特色小吃——撒哈拉黄沙。队上人互相打趣说:“洗脸的时候,能搓下来二两‘黄金’。”
来到海外施工,张德强早已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GW216队是钻井一公司第一支打入尼日尔市场的队伍,作为HSE监督,张德强主动加强与甲方监督的沟通,实时分析井下工况,努力提高现场标准化操作水平。2010年初,GW216队被选为长城钻探海外首批HSE目视化试点队伍,张德强不仅针对钻台、罐区、机房等区域配置各类目视化标识,还制作课件,为队里员工讲解目视化相关知识,促使目视化在队里落地生根。突出的工作业绩使得GW216队荣获2010年度长城钻探HSE金牌队称号。
2014年底,长城钻探中标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伊拉克西古尔纳WQ-1区块钻井项目,交由钻井一公司GW145队承担施工任务,张德强受命担任平台经理一职。
埃克森美孚公司向来以高标准著称,对于下套管、套管内起下钻、滑割大绳、封井器安装等工序实行KPI(关键业绩指标)时效制。张德强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他主动学习甲方标准,身先士卒带领员工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优化起下钻操作程序,最终以16柱/小时的时效满足甲方要求。
虽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张德强并不满足于此。他明白,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井打得漂亮才是王道。虽然与同区块施工的德国钻井队相比,GW145队进入时间短、施工经验不及前者,但张德强毫不退缩。他带领GW145队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强化安全生产,狠抓施工业绩,不到一年时间就迎头赶上,屡创施工纪录,将“中国石油”旗帜高高扬起在伊拉克上空。今年5月,张德强和队友们又一次刷新了WQ-1区块水平井施工纪录,提前13.42天完成WQ1-452井施工任务,比其他钻井队保持近一年的纪录快了7天。
在伊拉克市场施工,困难和风险可想而知,张德强却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由于WQ-1区块内高架电线众多、军事检查点密布,而且井场偏小,井队搬迁是个存在已久的难题。张德强细化搬迁计划,逐一分析影响搬迁时效的因素,并根据人员对设备熟悉程度,制定出一套“属地责任制”搬迁法加以实施,终于将10公里内搬迁时间从17天压缩至12天。
进入伊拉克市场两年来,张德强带领GW145队创下了多项施工纪录,仅2016年就收获甲方表扬信4封,在WQ-1区块接连上演了“中国速度”,获得甲方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