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顺北1-1H井喜获高产油气流后,揭开了顺北新区的神秘面纱,由此驶入了勘探开发的快车道。但是,该地区油气埋藏深、复杂地层多、
钻井周期长,成为了勘探开发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保障顺北新区部署井安全快速成井?西北
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研究所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以顺北钻井提速提效为攻关目标建立党员示范责任区,把党员承担和完成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党员,着力解决影响顺北安全快速钻井的技术难题。
做好三项转变
任务分配由“大摊派”向“精组合”转变。他们改变将攻关任务直接派发至各室的传统做法,将责权下放,由党员示范责任区负责人根据实际需求优选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党员技术骨干组配入区,实现最优团队组合。
目标管理由“一把抓”向“抓七寸”转变。改变管控责任区所有参与人的做法,重点把控各项任务的负责人,优化人力结构,根据任务分工重点抓人抓事,定期检查,充分发挥责任区党员主观能动性,保障质量成果。通过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责任区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各党员承担的攻关任务均取得重要成果。
模范典型由“个别选树”向“群体争创”转变。在党员示范责任区创建责任感的驱动下,全体党员积极参与、主动申领科研与技术创新工作,争先进实验室和跑钻井生产两个现场;宣传上及时跟进,对先进人物事迹进行了多轮次的宣传,群体效应显著,广泛调动了所内其他同志的争先积极性,各项生产任务、科研目标均圆满完成,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显著。
“通过在管理上做好三项转变,党员示范责任区各项任务得以抓实、落地,充分激发了同志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钻井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周伟说。
用好四个平台
党员示范责任区充分依托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提供的好平台、好政策,大力拓展技术人员思维空间,提升科研人员攻关能力,将创新成果转化落脚,为顺北高效经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青年学科带头人平台。根据院“青年学科带头人”活动,结合专业方向,从责任区选树党员作为青年学科带头人,针对性编制培养、考核方案,既“戴帽子”又“压担子”,培养“又红又专”的技术人才,既夯实了他们的基础理论水平,又为难题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三促三提平台。以院“三促三提”活动为契机,将责任区党员同志“回炉”至一线培养,将理论、实验与现场相结合,“面对面”提供生产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全年共4批7人次驻井累计达150天,其中现场即时解决16项,院内协助后期解决11项,有待下步攻关10项,技术人员现场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两个现场平台。针对顺北重点井钻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技术人员依托实验室、钻井现场,按照“研究-实践-优化-再实践-推广”模式,共计开展实验500余组次,两个现场累计634天,解决了现场诸多技术难题,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转化。
自研项目平台。技术人员积极梳理责任区内钻井技术难题,鼓励项目组人员设立自研项目,通过加大自主研究,严抓项目质量,实抓项目成果,攻关成效显著。共设立自研项目4项,形成三项核心技术,获得院自研项目一等奖一项。
“党员示范责任区技术人员不畏艰难、刻苦攻关,研究的成果卓有成效,体现了西北石油人‘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伟大精神,也为顺北勘探开发的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钻井研究所所长罗发强感慨的说。
通过科研攻关,集成应用井身结构优化技术、长裸眼井壁强化技术、分层提速钻井技术、长裸眼固井技术、超深小井眼定向钻井技术,顺北党员示范责任区技术人员将硬骨头啃成了硬拳头。顺北部署实施的7口井全部顺利成井,累计缩短钻井周期1522天,节约钻井投资2.13亿元,刷新了9项国内乃至世界超深井钻井记录,标志着西北油田超深井钻井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些成果凝聚了党员示范责任区每个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是他们勇于吃苦、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样一支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科研支持的劲旅,以不竭的科技创新推动了油田的二次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