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竟然活了,真不敢相信!”看到“刚刚”还是灰蒙蒙的装置转眼间就焕然一新,
扬子石化化工厂PTA联合装置员工徐凤连连感叹。相比于检修前的一脸茫然,现在装置员工都信心倍增,就像是卯足劲的发条,迫切地希望尽快把PTA二线开好、开稳。
扬子
石化PTA二线自1989年投料开车以来,已经投运近30年。2014年,通过节能改造,有效降低了能耗,全面提升了装置的综合运行水平。但是,由于市场持续低迷,该装置一直处于停运状态。
今年以来,由于PTA三线空压机组一直处于检修状态,为了满足整体系统的物料平衡,扬子石化计划重启PTA二线。3月初该装置开始检修,4月3日,该装置开车成功,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芳烃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
检修现场每天30000步
“接到公司的检修通知,我们心里都没底,二线停了快4年了,现场管线、阀门腐蚀严重,关键设备能否运行都是未知数,而且还有很多看不到的潜在风险,检修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突如其来的计划,PTA联合装置主任马亚峰感到压力很大。
为了让检修计划做到合理周密,一方面,他们提前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排查,梳理检修任务清单,制定了系统的检修方案。另一方面,化工厂将分流转岗到其他装置的20名老员工,迅速抽调到检修队伍中来,并要求全员每天自觉提前半小时到岗等候,确保在8点一刻前完成所有作业票的办理,延长有效作业时间。
考虑到现场问题频繁,PTA联合装置还提出了“马上就办,办实办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行动要求。检修现场就是设备和工艺管理人员每天的办公地点,一旦出现问题,他们第一时间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问题处理方案,及时消除隐患,在朋友圈里,他们每天的运动量都在30000步以上。
一次,在过滤机试运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听到壳体内突然出现异响,就立刻要求开盖检查,结果发现了滤片破碎的重大隐患。
一个月的检修时间里,他们共完成检修调节阀301个、电机和机泵172个、系列管线290项,至于球阀、闸阀等现场手阀更是数不胜数。
一个月瘦了22斤
凌晨的石化城灯火通明,在化工厂PTA空压机厂房内,设备员沈意凌拿着手电筒,趴在转子上来回检查。
为了提高效率,尽早实现开车,PTA联合装置实施了模块化管理模式,将各个设备或区域责任到人。沈意凌负责的就是装置核心设备空压机组的检修,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他一刻也不敢大意,每天白天在现场检测,夜晚则对比梳理各种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制定好第二天的检修计划。检修期间吃住在厂里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短短一个月,他瘦了22斤。
另外,许多员工没有二线的生产经验,不能满足正常的上岗操作要求。为此,装置采取检修、监护、学习培训轮换的方式,将人员分成三组,轮流进行监护和学习。装置副主任袁猛一直在PTA三线工作,对二线的工艺了解不多,在检修期间,他每天都挤出时间参与学习培训,这样既满足了检修要求,又提前锻炼了操作技能,为即将到来的开车做好了准备。
在任务分配上,化工厂实施二线重点抢修与三线持续调试并存的模式,周密安排岗位员工,使得两条线的检修工作同时推进。在各种阀门和动设备下线检修时,该厂全部送回浙江、无锡等原生产厂商调式,装置骨干随同监督检查,实现了质量和效率双赢。
经过1个月的努力,他们将原本45天的计划检修时间压缩至30天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连续加班28天
“检修现场如火如荼,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但党员必须要提高标准,在检修中要把先进性作用发挥出来。”第一次检修现场会,化工厂PTA联合装置党支部书记宋志刚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孙汝植,是原PTA二线的班长,在检修中担任盲板拆装和现场接近600个手阀的下线检修任务。然而,家中老母亲一直卧病在床,让他进退两难。考虑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在装置最困难的时候,必须站出来才行。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装置,把老母亲交给妻子照料,自己则一头扎进了检修现场,连续加班了28天。
检修的一个月内,多数员工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生产主管梁治详说:“装置没开起来,哪有心情休息?”设备员吴越宁每天奔波在装置现场,一天下来,腿肚子抽筋,躺倒地板上都能睡着,但他依然斗志昂扬,如久经沙场的战将。监护人姜小康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现场一待就是半天。
检修期间,化工厂党委还积极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检修前后,分别组织党员整理、清扫现场,做好备件5S管理,消除潜在风险,为抢修和开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了PTA二线的重启进程,他们以众志成城的力量让老装置焕发了新活力。